简议诗歌评论——来自民间的声音

非凡网 37 0

简议诗歌评论

   ——来自民间的声音

   诗歌做为一种文学体裁,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而相伴而生的诗评,从第一本诗歌评论总集《毛诗选注》开注开始,到今天也有数种。但,作为普通诗歌爱好者,看那些诗评,感觉十分迷惑,不知道到底如何评诗,到底如何简洁地评诗,到底要不要在诗评内加进自己的诗学主张,看每一个版本的诗评,给出的答案却是千奇百怪的,莫衷一是。就我而言,我认为,先人的诗有的评,今人的不好评,后人的诗没得评。这不是悲观的信号,而是现实如此。说了这么些,转入正题。我认为,诗歌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特有的优缺点,评论诗歌就是从诗歌固有的优缺点出发,从读诗开始,从划分节律开始,进而到字词的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而读诗,划分节律作为评诗的基点,看似最简单,其实是最难的。划分节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诗句理解,乃至影响最终的评论。现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例说明一下。

  第一种划分方法:

  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二种划分方法: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以上两种划分方法,“两个黄鹂”划分方法是一致的,只是在“鸣翠柳”这三个字上,怎么划分是有些困难的。是“鸣/翠柳”呢,还是“鸣翠/柳”呢?前一种划法是“在翠柳之上,两个两鹂鸣叫”,后一种却是“在柳树之上,两个两鹂鸣叫声清翠喜人”。似乎都是正确的,似乎全是错误的。这时,就要联系全诗节律来看了。因为,近体诗的一个特点就是,节律性特强。下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而不能划为“一行/白鹭/上青/天”。因这里的“青”字词性较之上句的“翠”字,词性是固定的,是个形容词,意为“蓝色的”。上下句一联系,显而易见,第一种划分方法是正确的。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划分节律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阿!

标签: 第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