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余光中逝世,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

非凡网 64 0

关注余光中!关注中国诗歌!关注中国文学!在这里,作为中国人,首先对余光中先生的逝世,表示悲痛的哀悼!?再一起谈谈余光中先生: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膩啊酣然而饱

-中国•余光中•《白玉苦瓜》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江苏南京人,祖籍福建永春。出版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英美现代诗选》等。附(附:余光中先生和巴金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合影)

如何看待余光中逝世,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第1张图片-非凡网

余光中先生不仅仅是台湾诗歌星空,更是中国文学星空的辉眼的座标,影响到海内外华人文学界,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真正的的旗手的代表!所以这样评价,先谈谈包括华人的所有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就是离乡的人更思乡,离国的人更爱国,所以中华民族才会出现人到晚年,无论是在国内外工作和生活,落叶归根,回到故乡,现在到国外求学工作,也不断有归国定居,就是已经拥有外国国籍的,也还是在国内工作和生活,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养,永远是中国人童年最深深的记忆!但是,也有那些追求西化的“文化精英”和“国际艺术大师”,还在崇洋媚外,甚至是卖祖求荣?!更让渴望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担心,那些追求西化的“文化精英”和“国际艺术大师”,利用占着的中国艺术院校和中国艺术机构乱喷,误导中国文学艺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向,继续加大中国从民国时期文化运动和美术革命以来的文化艺术断层?!

回顾余光中先生的人生诗歌和文学之路,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诗歌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走向,

1952年,余光中出版首本的诗集《舟子的悲歌》。

1953年,余光中和覃子豪、钟鼎文等创办“蓝星”诗社,进行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从诗人个人的诗歌和文学历程,也反映出现代中国诗歌和文学历程,从向欧美诗歌学习,到回归中国诗歌传统。他在八十年代前后的变化,如他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他从少年时代,强烈的追求西化的诗歌道路,狂热的从事取自欧美诗歌传统的现代派诗歌创作,成为台湾诗坛的西化诗歌发展方向的代表性诗人,尤其是对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更是激进西化,但是,后来对自己脚下的根的文化的沉思,更加的热爱,更悠久的中华文化艺术传统,更加的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投入更多的热情,那当年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角色转换变化的余光中,写出一首首爱恋故国故乡的情诗,其中,流传海内外华人最广的《乡愁》,就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通过对比,每一个知荣耻的海内外华人,面对台湾和香港的李登辉们认贼作父,还有大陆的卖祖求荣的西化“文化精英”和“国际艺术大师”们,都会怎么样评价余光中先生?由于问答篇幅所限,今天就说到这里,欢迎有时间到于秋水工作室,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交流!谢谢你的关注!

标签: 余光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