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余光中和汪国真去世后的评价如此不同?

非凡网 27 0

20世纪整个90年代,汪国真曾风靡一时。可以说,“汪国真”是那个年代一个炙手可热的符号,承载着一代人的诗歌记忆。

为什么余光中和汪国真去世后的评价如此不同?-第1张图片-非凡网

汪国真诗歌的流行,是二十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汪国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诗句,激励了一代年轻人。 2015年4月26日凌晨,汪国真去世。他的故去,也唤醒了一代人集体的青春记忆。

余光中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擅长表达情感。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去世,享年90岁。他的代表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

为什么余光中和汪国真去世后的评价如此不同?-第2张图片-非凡网

今天来看,其实余光中被低估了,他在文学上有很大的创新,在当代文化中的意义也不容低估。余光中的诗歌中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兼容的风格。余先生化用文言、欧化语、佛经、旧体诗词及其他诗词,特别是对古典汉语进行变革与重组。

另外,余光中先生在吸收民歌和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特风格。他的诗大多显得十分壮阔且铿锵有力,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诗,又显得细腻而柔婉。

为什么余光中和汪国真去世后的评价如此不同?-第3张图片-非凡网

余光中的诗歌中一方面有生来具有的地理感,另一方面通过诗歌追求追寻曾经失落的故土。可以说,余光中在诗歌中书写代表着他对土地的记忆,也是构建自己诗歌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今,斯人已去。余光中和汪国真都已过化存神,他们的作品仍然会让我们感慨与追忆。

标签: 余光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