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乡愁》,诗人余光中还有哪些代表作?

非凡网 55 0

前两天还看见余光中先生在今日头条发东西,没想到今天就闻此噩耗,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说实话,我对余光中先生生平不算了解,仅仅知道他的老师是著名的梁实秋先生。我也不懂现代诗,但是,余光中老先生是我见过的现代诗人里少数有古典韵味的诗人。古典的意象,那种滋味都是饱和在诗歌里,当然形式上还是自由的现代诗。大家脍炙人口的《乡愁》我就不说了。

除了《乡愁》,诗人余光中还有哪些代表作?-第1张图片-非凡网

比如《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故事:诸如高力士为他脱鞋,贺知章称他“谪仙人”,发配夜郎等入诗。李白诗歌里常见的“酒”、“月”、“剑”、“大鹏”等纷纷入诗。

整首诗歌更是像李白诗风一样自由洒脱,发兴无端。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除了《乡愁》,诗人余光中还有哪些代表作?-第2张图片-非凡网

诗歌不仅仅是把李白写活了,那广阔的安史之乱下的大唐王朝的伤痛,就在“难民”、“伤病”、“胡马”、“羌笛”下勾勒出来!战乱的苦难仅几句话就描绘了,不愧是余光中先生。这大气磅礴跟李白诗歌的壮美有一拼。

我想古代文学学者林庚曾经提出“盛唐气象”,恐怕用这首诗一定程度上能很好诠释谁是李白,什么是李白的“盛唐气象”!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节选自《听听那冷雨》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虞美人》的词不仅仅近代吴宓(字雨僧)喜欢,看样子余光中老爷子也是十分喜欢。这余光中先生段话把蒋捷的词和其经历融为一体。

《春天,遂想起》

作者: 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

多亭的江南

多风筝的江南啊

钟声里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更是妙!古典文化里江南的意象和描写江南水乡诗句都包含期间,采莲(怜)、“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杏花春雨江南”(虞集)等等。

除了《乡愁》,诗人余光中还有哪些代表作?-第3张图片-非凡网

《藕神祠》纪念李清照,《草堂祭杜甫》纪念诗圣杜甫,《秭归祭屈原》纪念屈原……

古代诗歌文学里无数的诗人都活在他的笔下,可以说,他写什么诗人就有什么诗人的神韵。

我总感觉余光中老先生不是生活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诗人,而是生活在他诗歌里那个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是一个有高雅情趣的被诗词歌赋浸润的文人士大夫,先生爱写雨,今日离去,恰巧,我听见窗外有那冷冷的雨在哭泣。

标签: 余光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