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幹借送别友人抒发爱国忧民,激昂慷慨,别出心裁

非凡网 30 0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处新州

【宋】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作者简介张元幹,他很有文才,徽宗末年即以词名,感时抒情之作,慷慨激昂。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绍兴八年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在这年再次遭遣,因被谪新州(今广东新兴),亲友都不敢去送他,张元幹却写这首《贺新郎》词送他。

张元幹借送别友人抒发爱国忧民,激昂慷慨,别出心裁-第1张图片-非凡网

诗词赏析上片述时事。神州,中国的古称,指中原地区,这时已大部分被金侵占,梦绕是念念不忘的意思。连营两句是诗人想象的情况:当年繁华的汴京之地,如今是金兵各营的军号(画角,彩绘的号角)声响成一片,宋的故宫已经长满了庄稼(黍是小米)。这里用“黍离”来形容是很恰当的。按“黍离”是《诗经》中的篇名,幽王无道,犬戎破镐京被杀死,平王东迁洛阳,为东周。东周初年有人去镐京,见到宫殿破坏,长了庄稼,不胜感慨,因做此诗,后用来指亡国之悲。抒发了作者对中原地区的深沉怀念和收复失地的愿望。

底事,即何事?底事三句的意思是:支持昆仑的天柱为什么倒了呢?九州(九地)遍地黄河水横流,千村万落都成了狐兔(也指敌人)聚居的地方了:写中原沦陷区的情况。作者严词质问产生悲剧的根源?下面说天意难测,即不知皇帝有什么意图,用来指摘朝廷一位妥协投降,易悲的老人难诉苦衷。这两句出自杜甫的“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何况又要到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送你走!悲上加悲,刻画了两人之间友谊的深厚。南浦,本义为南面水边,后常用以称送别之地。

张元幹借送别友人抒发爱国忧民,激昂慷慨,别出心裁-第2张图片-非凡网

下片叙别情。首写岸上杨柳生凉,炎暑即将过去。明亮的银河斜挂天际,疏星淡月,片片的云从天空漂浮过去。此后相隔万里河山,何处可寻?下句回忆以前对床夜话的情形,也意味着以后会追忆今夜对谈。远处雁也难到,书信也无法寄了。下两句大意是:放眼看天下,关怀今古大事,怎能像小儿女一样,悲伤叹息,难舍难分呢?(韩愈:《听颖师弹琴》诗中有这两句: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末两句写让我两举酒杯(大白),歌一曲《金缕曲》(《贺新郎》的别名),送君离别,是无可奈何中的安慰鼓励话。

这首词表面是写替友人送别,实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体现。作者从一开始的梦中萦绕着未收复的失地,到对国家遭到危难,人民流离失所提出了严厉的质问,再指摘朝廷一味地投降求和政策,都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有别于传统的哀伤送别词,把个人之间的志同道合的友情放在民族危亡的时代大背景下来咏诵,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

张元幹借送别友人抒发爱国忧民,激昂慷慨,别出心裁-第3张图片-非凡网

作者心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标签: 张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