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知何处——董元奔解宋代张元干词一首

非凡网 57 0

原创文/董元奔

万里江山知何处——董元奔解宋代张元干词一首-第1张图片-非凡网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国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宋代)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万里江山知何处——董元奔解宋代张元干词一首-第2张图片-非凡网

宋人多有笔记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主战派胡铨得知朝廷欲与金人议和,上朝求高宗赐剑以斩提议议和的秦桧等人,胡铨因此被贬到新州。由此可见,胡铨是一个血气方刚之人。词人张元干也是主战派,在朝中又都是被排挤者,所以这首词在语气上和情怀上有英雄相惜的意味,颇有后来辛弃疾词的以英雄自许和以英雄许人的特色。但是,由于词人年长胡铨十多岁,在朝中的地位也远高于胡铨,词又透出一股安慰胡铨的语气,这看起来稀释了词的英雄色彩,其实,词人的英雄气倒郁结起来了,壮而含悲,更具后来辛弃疾英雄词的优点。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这几句词固然是化自杜甫诗,但是却使整首词的思想境界得到深入拓展。乞斩秦桧的结果使胡铨的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这在年轻的胡铨心上不能不留下阴影,这次毛糙的经历,也为胡铨以后成为南宋中兴元帅时并不能一心一意从事抗金大业留下了理由,——其实,到南宋中期,对金主战和主和都已经失去了意义,战则小胜,和则小安,宋金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张元干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化用杜甫诗句所成的这几句词,似乎表现出对主战派的一点怀疑,还是有些先见之明的。当然,这进一步强化了抗金大业和这首词的悲壮性。

万里江山知何处——董元奔解宋代张元干词一首-第3张图片-非凡网

【说明】插图来自头条免费图库。

(编辑:董尧)

标签: 张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