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

非凡网 71 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

  诗经

  周满江著

  1980年5月1版1次长32开68页0.31元

  本书介绍了《诗经》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编订经过、产生的时代和地域,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情况以及《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屈原

  郭嘉林著1962年10月1版1次

  郭维森著1979年2月1版1次

  长32开52页0.27元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离骚》等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本书对他的生平和创作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司马迁和史记

  胡佩韦著

  1962年11月1版1次

  新版1979年11月1版1次

  长32开46页0.24元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本书简述了司马迁的一生和他发愤撰著《史记》的经过,以及《史记》在体例、取材、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特色。

  王充的文学理论

  蒋祖怡著

  1962年10月1版1次

  新版1980年4月1版1次

  长32开38页0.19元

  本书就王充的重要著作《论衡》中所涉及的文学理论问题,提纲挈领地作了通俗的介绍。并结合东汉时期的文坛状况,探讨了王充文学理论形成的原因,肯定了他对后世文学批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

  李宝均著

  1962年7月1版1次

  新版1978年10月1版1次

  长32开52页0.25元

  本书详细分析了东汉末年建安时代的文学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曹操、曹丕、曹植及孔融、王粲、阮瑀、陈琳、刘祯、应玚、徐幹等建安七子的生平和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介绍和分析。

  阮籍与嵇康

  徐公持著

  1986年8月1版1次长32开58页0.45元

  本书介绍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正始文学”的两位代表作家——阮籍与嵇康。对这两位作家的政治倾向、哲学思想、文学成就以及性格爱好、生平事迹等,作了分别的介绍,并进行了比较。资料丰富,叙述浅显易懂,还讲述了许多有关这两位作家的轶闻佚事,生动有趣。

  陶渊明

  廖仲安著

  1963年12月1版1次

  新版1979年7月1版1次

  长32开40页0.22元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本书结合陶渊明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对其主要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作了客观分析和评价。

  鲍照和庾信

  刘文忠著

  1986年8月1版1次长32开80页0.59元

  鲍照和庾信是南北朝杰出的文学家,本书以流畅的文字,通俗地介绍了这两个文学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成就,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尤为细腻,并于比较中揭示了两人创作上的异同。对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辨析详细,时有新见。

  刘勰和文心雕龙

  陆侃如牟世金著

  1978年8月1版1次长32开40页0.20元

  本书介绍了南朝时文学理论家刘勰的生平及其文学理论方面的基本观点,并就其主要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一些重要篇章,加以论述、分析。

  钟嵘和诗品

  梅运生著

  1983年3月1版1次长32开70页0.32元

  钟嵘是南朝宋、梁间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对已在诗坛上风行了五百年的五言诗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具体品评了当时120位知名诗人及其诗作的高下得失。本书简要介绍了钟嵘的生平,并对《诗品》的丰富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沈惠乐钱伟康著

  1987年10月1版1次长32开70页0.74元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四杰”之称。他们和同时期诗人陈子昂一起,与当时以“上官体”为代表的浮艳诗风斗争,成就卓著。本书详尽介绍了“四杰”和陈子昂各自的生平经历,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维和孟浩然

  王从仁著

  1984年6月1版1次长32开74页0.35元

  王维和孟浩然同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两人不仅友谊深厚,而且共同开创了盛唐诗坛上主要创作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对后代诗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世人以“王孟”并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成就不一样,诗风有相似之处而又各具特色,本书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高适和岑参

  周勋初姚松著

  1994年2月1版1次长32开68页2.50元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写的一些边塞诗非常有名,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笔,深入浅出地介绍高适和岑参的家世生平、交游仕宦、诗歌创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这两位著名诗人以及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一个概括和全面的了解。

  李白

  王运熙李宝均著

  1979年9月1版1次长32开54页0.27元

  李白是众所周知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此书对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分阶段作了介绍,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分析了他的思想以及主要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杜甫

  刘开扬著

  1961年12月1版1次1988年8月1版4次

  长32开52页0.70元

  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相当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疾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活动和腐朽生活。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并高度评价了他杰出的艺术成就。

  韩愈

  吴文治著

  1991年12月1版1次长32开68页1.50元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艺术价值很高,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书介绍韩愈的家世生平、仕宦交游、政治态度、与中唐古文运动的关系、散文和诗歌创作。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对韩愈的一生、他的文学创作和成就,有一个概括和全面的了解。

  柳宗元

  顾易生著

  1961年12月1版1次

  新版1979年9月1版1次

  长32开52页0.26元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思想家。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柳宗元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并将其主要作品分门别类,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客观地加以分析评论。

  刘禹锡

  卞孝萱吴汝煜著

  1980年1月1版1次长32开56页0.28元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独具风格的优秀诗人,又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以隽永畅达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诗人的生平事迹和诗文创作。

  白居易

  陈友琴著

  1961年12月1版1次

  新版1978年5月1版1次

  长32开40页0.22元

  本书通俗地介绍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活动,并对他的主要作品、文学主张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作用,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评价。

  李贺

  吴企明著

  1986年2月1版1次长32开42页0.31元

  李贺是唐代中叶著名的诗人,在他一生短短二十七个春秋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新奇瑰丽的作品,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本书通过李贺生平事迹的介绍,具体而生动地勾勒了诗人李贺的形象。同时介绍和分析了他的诗作,对他的文学成就也作了恰当而公允的评价。

  杜牧

  冯海荣著

  1991年12月1版1次长32开70页1.60元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本书介绍杜牧生平家世、仕宦交游、政治态度、文学主张、诗歌和散文创作等。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对杜牧的一生、他的文学创作和成就,有一个概括和全面的了解。

  李商隐

  郁贤皓朱易安著

  1985年9月1版1次长32开58页0.36元

  本书对我国晚唐时代的杰出诗人李商隐的生平际遇、坎坷的仕途生活以及无法实现的抱负都给予较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李商隐的一些优秀作品作了具体的分析,对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影响也给予简略的评述。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祖保泉著

  1984年10月1版1次长32开42页0.24元

  司空图是晚唐的一位诗人兼诗论家。他的诗歌理论具有独到之见,给后世诗论以积极的影响。本书对司空图有关诗歌创作和鉴赏的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其中尤其对深奥难懂的《诗品》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欧阳修

  郭正忠著

  1982年11月1版1次长32开48页0.25元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在历史学和考据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欧阳修一生的事迹、交游、仕宦和文学活动,对他的作品也作了恰当的评价。

  柳永

  谢桃坊著

  1986年12月1版1次长32开58页0.45元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他所创作的慢词丰富了宋词的内容,并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他又是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一些词作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本书就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作了扼要的叙述。

  王安石

  张白山著

  1986年9月1版1次长32开64页0.50元

  王安石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本书对王安石一生的创作活动和诗文成就作了扼要的介绍。

  苏轼

  王水照著

  1982年3月1版1次长32开80页0.38元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书介绍了苏轼一生的主要政绩和文学活动,也兼顾他书法绘画的成就。还结合北宋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倾向,分析探讨苏轼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苏门四学士

  周义敢著

  1984年2月1版1次长32开62页0.29元

  北宋文坛上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都是因为得到苏轼的奖掖而知名于世的,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士”。四学士在政见上和苏轼大体一致,而程度上却有差别;彼此之间始终存在着深厚的情谊;在文学创作上各有所长,成就也有高低。本书对他们的关系、不同经历和创作上的特点,分别作了简明扼要而又具体生动的介绍。

  李清照

  徐培均著

  1982年2月1版1次长32开50页0.25元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宋词婉约派的艺术风格,并独树一帜,对后代词史发展起过较大的影响。本书对李清照坎坷不平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其词作了恰当的评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

  杨万里和诚斋体

  周启成著

  1990年6月1版1次长32开72页1.85元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曾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内容广泛,艺术风格多样,尤以他独创的风趣通俗的诚斋体为人所推重。他还擅写散文,精通骈文,涉猎辞赋和词的创作。在文学理论方面,他也有独到的见解。本书生动介绍了杨万里的生平事迹,分析了他作品的艺术特点。

  陆游

  齐治平著

  1961年11月1版1次

  新版1978年9月1版1次

  长32开38页0.21元

  本书侧重介绍了南宋伟大诗人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一生主要活动,并详细分析了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辛弃疾

  夏承焘游止水著

  1962年12月1版1次

  新版1979年4月1版1次

  长32开32页0.17元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对国家民族的关心和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本书对他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严羽和沧浪诗话

  陈伯海著

  1987年8月1版1次长32开76页0.59元

  宋代作家严羽的《沧浪诗话》,依据唐诗和宋诗所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诗歌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作了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它是继《典论•论文》、《文心雕龙》、《诗品》及《二十四诗品》之后,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对后代诗歌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本书对这部著作的产生、内容及其特点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关汉卿

  温凌著

  1978年11月1版1次长32开36页0.20元

  关汉卿是元代杰出的剧作家,有大量创作,对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作了深刻揭露,对被压迫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本书对关汉卿的生平、创作思想及其代表作品《窦娥冤》等作了简明的介绍。

  董西厢和王西厢

  孙逊著

  1983年11月1版1次长32开68页0.30元

  董《西厢》和王《西厢》是我国金、元时期先后出现的两部题材相同的文学杰作,说的是张生和崔莺莺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故事。虽然两者体裁不一样,成就也有高低,但都是承唐代著名传奇《莺莺传》演变来的。本书对于这一演变过程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两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作了具体分析和比较。

  高则诚和琵琶记

  蓝凡著

  1989年12月1版1次长32开64页1.70元

  高则诚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戏剧作家,作品《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前人推崇为“南曲之祖”,与《西厢记》相提并论。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高则诚的生平事迹、诗文创作和《琵琶记》的思想艺术特色。

  吴承恩和西游记

  胡光舟著

  1980年10月1版1次长32开72页0.34元

  吴承恩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本书对《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主题、社会意义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人物形象作了探讨分析,并将吴承恩一生事迹作了概括的介绍。

  李贽

  敏泽著

  1984年12月1版1次长32开42页0.24元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反传统的斗争精神,对明代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曾经起过重大的影响。他提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童心说”,又是当时被封建士大夫轻视的小说、戏曲的提倡者,并亲自评点过《水浒传》,因而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对李贽的生平事迹、文学理论和小说评点等作了系统的简明扼要的介绍。

  汤显祖与牡丹亭

  徐扶明著

  1993年12月1版1次长32开72页2.70元

  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在国内、国际上广为流传,备受赞誉。本书介绍汤显祖生平、文学创作理论及《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与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

  冯梦龙和三言

  缪咏禾著

  1979年9月1版1次长32开52页0.25元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他搜集、整理的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对冯梦龙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活动作了较详细的探讨和介绍,并客观地分析了“三言”以及冯梦龙其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凌濛初和两拍

  马美信著

  1994年2月1版1次长32开58页2.20元

  明代凌濛初编纂的初刻、二刻《拍案惊奇》,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中影响很大的两种小说集。本书对凌濛初及其“两拍”作了多方面的介绍评述: 他所处的时代概况及其生平经历,他的戏曲理论、创作和写实主义的小说观,“两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及历史地位,使读者对这两部熟悉的小说有更新的感受和认识。

  吴伟业

  王勉著

  1987年10月1版1次长32开74页0.81元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来没有一本专著对他作全面的介绍和评价,本书的出版弥补了学术界的缺罅。本书全面介绍了诗人的生平事迹,诗、词、曲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一些代表作如《圆圆曲》、《琵琶行》、《临江参军》、《卞玉京》列有专章阐述。

  顾炎武

  卢兴基著

  1985年9月1版1次长32开60页0.37元

  本书介绍了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的一生及其学术成就,尤其着重地叙述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并指出顾炎武的诗歌,直接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得后世评论家的推重。在同类介绍顾炎武的书中别具一格。

  王士禛

  宫晓卫著

  1993年12月1版1次长32开56页2.20元

  王士禛是清初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诗作颇丰,且首倡“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入主诗坛数十年。本书介绍王士禛生平、创作活动、诗歌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王氏诗歌理论的形成、特点、作用与得失论述尤详,对他的散文、杂著和为诗名所掩的词作也有集中介绍。

  叶燮和原诗

  蒋凡著

  1985年9月1版1次长32开76页0.45元

  叶燮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是南朝刘勰之后建立了系统文学理论的作家,代表作就是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专著《原诗》。本书对叶燮及其在《原诗》中提出的有关文学理论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由浅入深的阐述。同时兼及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成就,以及《原诗》的写作背景和过程。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雷群明著

  1993年12月1版1次长32开64页2.40元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还写了百余万字的诗词、散文、俚曲等,其中不乏精彩之作。本书从蒲松龄的一生谈起,着力剖析他寄托“孤愤”的《聊斋志异》,继之漫论他的其他著作。读者可从书中全面了解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上的成就。

  洪昇和长生殿

  王永健著

  1982年12月1版1次长32开60页0.28元

  洪昇是清代杰出的戏曲家,他取材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昆腔传奇《长生殿》,曾轰动全国。本书简要叙述了洪昇所处时代及其家世、生平和诗词戏曲创作活动,详细介绍了《长生殿》写作经过,并阐述了此剧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成就。

  孔尚任和桃花扇

  胡雪冈著

  1985年9月1版1次长32开56页0.33元

  孔尚任所写《桃花扇》一剧,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建立及其覆亡的过程。场面开阔悲壮,情节曲折动人,赢得了时人及后人的好评。本书对孔尚任的一生和他创作《桃花扇》的经过,以及该剧的思想艺术特色等,作了简要的介绍。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王俊年著

  1980年2月1版1次长32开46页0.24元

  吴敬梓是我国清代杰出的小说家,他所写的小说《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书介绍了吴敬梓的一生,并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全面分析了《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袁枚与随园诗话

  王英志著

  1990年4月1版1次长32开86页2.50元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性灵诗派的创立者。《随园诗话》是他阐述性灵说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本书详细介绍了袁枚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对《随园诗话》,结合其散见在著述中的诗论和诗评,一起加以分析。

  龚自珍

  孙文光著

  1985年11月1版1次长32开58页0.40元

  龚自珍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本书通过对龚自珍生平事迹的全面介绍,具体而生动地勾勒了龚自珍的形象;同时着重介绍和分析了龚自珍的文学作品;对他的文学成就,作了恰当而公允的评价。

  黄遵宪

  徐永端著

  1990年1月1版1次长32开72页2.10元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诗人。本书系统介绍了黄遵宪的生平事迹,从各个角度分析、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尤其对他在诗歌领域里的杰出贡献,作了重点论述。

  刘熙载和艺概

  王气中著

  1987年4月1版1次长32开68页0.73元

  刘熙载是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著作甚丰。他的《艺概》是我国文艺理论史上继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通论各种文体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介绍了刘熙载的生平,对《艺概》的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祖保泉张晓云著

  1990年3月1版1次长32开70页1.50元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学者,《人间词话》是他的一本影响极大的著作。本书对于王国维的生平和思想、《人间词话》的理论和批评作了系统而扼要的介绍,特别是对《词话》中的境界说,更有通俗的阐释。

  中国古代神话

  陈天水著

  1988年12月1版1次1989年2月1版2次

  长32开66页1.10元

  我们的祖先曾创作了大量精美动人的神话,有些神话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这些神话是怎样诞生、发展的,对我国后代的文学有何影响,本书都有简明中肯的叙述,是研究我国神话的入门书。

  先秦寓言

  刘灿著

  1988年8月1版1次长32开48页1.10元

  我国的寓言不仅数量大,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其中,先秦寓言尤其精彩。作者对先秦寓言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

  汉魏六朝辞赋

  曹道衡著

  1989年8月1版1次长32开102页1.75元

  辞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种体裁,它在汉魏六朝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辞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众多的辞赋作家和作品,论述了辞赋与诗文的交互影响。

  汉魏六朝乐府诗

  王运熙王国安著

  1986年9月1版1次长32开80页0.60元

  乐府诗是一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汉魏六朝的诗歌。本书对于乐府诗的基本概念,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分类和特点、乐府诗的发展和编集等,都作了必要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汉魏六朝各代乐府诗内容和艺术特色,介绍了乐府诗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小说

  刘叶秋著

  1961年12月1版1次

  新版1978年12月1版1次

  长32开40页0.20元

  本书着重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轶事”小说以及主要作者的生平,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详细分析了小说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个时期小说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唐诗

  詹锳著

  1979年4月1版1次长32开68页0.32元

  本书对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诗歌作了简要介绍,对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都作了评价,从中可看出唐诗的大致面貌及其发展演变情况。

  唐五代词

  黄进德著

  1987年10月1版1次长32开80页0.90元

  作者以流利华美的笔致,对我国唐五代词的起源、发展,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既肯定了各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唐人传奇

  吴志达著

  1981年3月1版1次长32开76页0.34元

  本书详细介绍了唐传奇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概况及对后世小说创作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对《莺莺传》、《枕中记》、《虬髯客传》、《长恨歌传》等名篇的分析,概括地介绍了唐传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唐宋散文

  葛晓音著

  1990年6月1版1次长32开84页1.70元

  本书以“唐宋八大家”为主要线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唐宋这一我国古代散文重要发展时期名家名作迭出的繁荣局面。作者不仅陈述了各个作家的创作情况,而且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独特风格。此书可与本丛书中的《唐宋古文运动》并读,借此可获得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收益。

  唐宋古文运动

  钱冬父著

  1962年5月1版1次1979年1月新1版1次

  长32开46页0.22元

  本书概略地叙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这个运动对后代散文发展的影响,并且简明地介绍了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者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等的文学成就。

  敦煌文学

  张锡厚著

  1980年5月1版1次长32开68页0.33元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艺术遗产的宝库,从中发现的大量歌辞、白话诗、变文、话本、俗赋等抄本以及某些专集和选集的残卷,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本书将这些文学作品按不同体裁,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几方面作了介绍,并指出了敦煌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宋诗

  房开江著

  1991年3月1版1次1992年5月1版2次

  长32开74页1.55元

  宋代300年,涌现出了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宋诗就其内容论,比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较唐诗更为精细,在唐诗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开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与唐诗互有短长,对后世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宋词

  周笃文著

  1980年4月1版1次长32开72页0.37元

  宋词和唐诗、元曲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对宋词的各个发展阶段,作了比较简单明晰的概述,并重点介绍了各个流派和主要作者与作品以及影响和不足之处。持论中允,文字流畅。

  元明散曲

  宋浩庆著

  1987年6月1版1次长32开58页0.65元

  元、明两朝散曲创作空前繁荣,曲家辈出,佳作如林。本书详细介绍了散曲兴起的原因、时代背景以及有关常识,如体制、声韵、衬字等,并分别阐述了元、明两代主要曲家的生平事迹、作品内容、风格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元明杂剧

  顾学颉著

  1979年9月1版1次长32开88页0.40元

  杂剧是金末元初新兴的文艺样式,在元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元、明两代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杂剧作品。本书对杂剧的渊源、产生条件、繁荣原因和思想内容作了深入的分析,对杂剧的体裁和元、明两代的杂剧作家、杂剧作品作了扼要的介绍,书末有明代戏曲理论著作简介和现存元、明杂剧剧目。

  桐城派

  王镇远著

  1990年1月1版1次长32开86页2.50元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全过程的著作,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存在时间最长、对文坛影响最深的一个文学流派。本书对桐城派的先驱者戴名世、开创者方苞、拓大者刘大櫆、集大成者姚鼐、传播者“姚门弟子”、中兴者曾国藩和“曾门弟子”、式微时期的代表严复、林纾、马其昶,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价。

  水浒概说

  何满子著

  1993年10月1版1次长32开78页3.00元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本书对《水浒传》阅读和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文体、版本、作者、思想艺术、金圣叹批本等,都有简明扼要的阐述。

  三国演义简说

  李厚基林骅著

  1984年10月1版1次长32开66页0.34元

  《三国演义》在我国早已家喻户晓,人所共知。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怎么一个人,它是怎样由史书《三国志》演化而来的,书中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人物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小说具有什么价值?它的影响又如何?等等,作者逐一作了简要的叙述和介绍。

  红楼梦概说

  蒋和森著

  1979年6月1版1次长32开58页0.29元

  《红楼梦》是我国最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本书对《红楼梦》的作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深远影响等,作了扼要介绍。此外还着重分析了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艺术形象。

  金瓶梅概说

  孙逊詹丹著

  1994年2月1版1次长32开88页3.10元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由于蒙受“淫书”之名,长期受到不公正的理解。本书对《金瓶梅》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作了全面的阐述,对究竟如何看待《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作了重点分析,还对《金瓶梅》复杂的渊源流变和难解的作者之谜作了介绍。

  晚清小说

  时萌著

  1989年6月1版1次长32开72页1.90元

  晚清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作品之多,影响风俗人心之深,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晚清小说的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为五四新小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晚清小说的发展概貌,并对晚清小说的繁荣原因、分类、成就和局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读诗常识

  吴丈蜀著

  1981年11月1版1次1988年11月1版4次

  长32开72页0.86元

  本书对我国古典诗的起源、演变以及各种诗体(包括五、七言古诗,律诗,绝句)的格律形式、平仄声韵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我国历代诗歌的流派和时代特色。

  读词常识

  陈振寰著

  1983年3月1版1次1988年11月1版3次

  长32开70页0.87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词的基本知识,如格律、用韵、语法、用典等,并兼顾一些主要的词集、词话与词谱等方面的知识。

  读曲常识

  刘致中侯镜昶著

  1984年4月1版1次长32开64页0.34元

  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唐诗和宋词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产生于宋金时期,在元明两代有了空前的发展。曲分南曲和北曲,包括散曲和戏曲两大类。本书就曲的起源、类别及各自的特点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怎样阅读古文

  鲍善淳著

  1982年5月1版1次1988年11月1版4次

  长32开84页0.99元

  本书介绍一些阅读古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怎样从形、音、义三个方面探索理解词义,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用法特点,古汉语语法结构和词义的变化规律,古人的行文习惯等。对如何正确使用旧注阅读古书等常识,也作了介绍。

  类书简说

  刘叶秋著

  1980年2月1版1次长32开38页0.22元

  本书扼要阐述类书的性质、渊源、内容、体例,并通过一些重要类书的介绍,使读者了解这种工具书的用处、用法以及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古代诗文总集选介

  张涤华著

  1985年10月1版1次长32开74页0.47元

  本书选择了文学史上较有影响的11本诗文总集: 《文选》、《玉台新咏》、《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苑》、《古文观止》、《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辞类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骈体文钞》,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编者生平、成书情况、学术价值、体例选目特点、主要版本以及影响与不足等。又在附录中列举了73种总集,提纲挈领地作了介绍。

  诗话和词话

  张葆全著

  1984年1月1版1次长32开86页0.39元

  诗话和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方面的专门著述。自宋代欧阳修首创诗话这一体制后,仿效者甚多,至清代达到高峰。本书介绍有关诗话和词话的基本常识,内容包括诗话的特点和价值,以及诗话和词话的汇编和辑佚等等。

标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