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与陈望道------浙江义乌印象之二

非凡网 25 0

  全文登载在change1970.tianyablog.com

  我看别的游记文章的时候,很为一句话生过气,这句话就是“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就是……”,所以生气,其实就为了这飞机二字,不就是坐了飞机吗?何必还如此奇怪地用文章中显得随意的文笔来显摆一下呢,让我们这些走路旅游或火车旅游的人对其心生鄙夷,“浅薄!”这就是我对于这类文章的第一印象。

  而这篇文章的开始就差一点就成了这样的格局,如“一下飞机,热气扑面而来”,或者“一下飞机,商业气息便包围了我”,等等等等。

  这其实仅仅是写作时带到笔端的话了,其实,当时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后悔没有带短裤,长长的牛仔裤一下子让我觉得两条腿都在冒火,这样的感觉在1996年第一次和我妻子由济南到上海的过程中是感受到过的,这次因为南北差异更大,后悔的感觉也就更加浓重了。

  而义乌的商业气息并不比其他地方浓多少,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乍到的过客更是如此。不过,文化气息无论如何是不能和绍兴这样的文化名城相比的,好在,这只是个县城,而且也不是中国一等一的县城,所以,要求自然就不能太高。

  同行的团委书记,蒙古小姑娘欧音格勒在开往宾馆的路上说到,这是她第五次来这个城市了,新鲜感已经全部消失。不过,“对于你们第一次来的人来说,购物可以去宾王市场看看”,据她说,她的第一次购物活动就是在那里完成的。

  我一听到宾王市场直接的联想就是骆宾王,不过估计倒这可能是本地某条街道的名字,没有敢贸然地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直到第二天去科技局,拿到局里发给大家的义乌介绍广告时才发现,宾王市场的来历就是可以追溯到骆宾王这个人。他和少数几个人,如陈望道,构成了这个小城的名人链。

  除了初唐四杰这么个和其他几位诗人共享的名头外,《讨武照檄》则应该是他生涯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笔了吧,作为反对派中的一只笔,骆宾王在这篇文章中留下的很多名句都可以传唱千古,后来的檄文怎样写都是无法超越的了。

  尽管檄文的优秀已经被历史证明,我还是怀疑过他写的《鹅》这首诗的,疑点就在向天歌的“曲项”上,我家是养过鹅的,向天歌时的状态是直着脖子,而且是尽最大努力直着脖子向着天叫,所以,这个“曲项”到现在都是我的困惑,莫非唐朝的鹅都是歪着脖子喊?或者,说到刚知道的诗人的故乡,莫非义乌的鹅叫的时候是曲项?当然,从宽容的角度解释他的诗,我总是认为,“毕竟是个几岁孩子的作品,不能太严苛了”。

  同样地,对于武则天来说,骆宾王在年龄和政治上都象个孩子,虽然那起首的将领还是著名的狗头军师“徐茂公”的孙子,公众也都想“试看今日之域中,究竟谁家之天下”,这支队伍失败的命运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即使只看人才,武则天那边也要多出不只几倍去,也因此,杀掉这个著名的义乌人的时候,武则天不会犹豫。

  而人才这个词,我访问的四家义乌企业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最缺的就是人才”。

  这是真的吗?

  离开义乌的时候我的怀疑没有一点降低,我把这里的小企业的问题归结了一些原因,其中重要的一个是只有企业的拥有者才考虑企业管理的战略这样的问题,而企业管理精细化,不光生产经营人员不主动考虑,连老板们也认为是没有必要现在考虑的,他们现在都在赚钱,而且在未来2-3年内还会赚钱,需要的也就仅仅是下一个笃定赚钱的项目而已,最好表现为产品。此外,管理层没有帮助企业主思考,而企业主则是因为智力过于有限,除了商人的直觉,他们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理性分析能力的。这也是义乌的企业主只能做个开奔驰宝马的小老板,而永远不能成为大老板的原因吧。

  义乌还出过一个大人才,就是陈望道,身边的一位科学院的教授问我陈望道是谁的时候,我谦虚了一下,“如果我没有记错,他应该是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者”,他的提问还是让我感叹了一下教授们的知识贫乏。也许是兴趣的缘故,也许是过于专业的缘故,很多教授可以说是缺乏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教授或者博士们其实读书并不多,多读的那几本大概应该是没有几个人读的专业书吧。

  陈望道的选择 (to be continued)

标签: 骆宾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