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苑夜话》之什么是诗歌

非凡网 51 0

  《诗苑夜话》之什么是诗歌

  国土资源作家群中活跃着一群诗人,很有成就,自由体新诗写得很多,也有写古体诗、填词、作赋的。有了这么一大群文友,我就斗胆说一些有关诗歌的话题,班门弄斧,博大家一笑。

  首先说说诗歌是怎么起源的?

  文学样式起源于劳动,最早出现的就是诗歌。人们在劳动当中吆喝呼号,步调一致、节奏明快、韵律很强,“嘿哟嘿哟”,就是诗歌的雏形。最具代表性的诗歌起源说就是人们在打猎时呼喝的歌谣《逐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砍断竹子,削成弓箭,射出石块,射猎野兽)。诗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称为《诗三百》或《三百篇》,从内容来看,《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从手法上来看,《诗经》又可以分为“赋、比、兴”三种,它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过程。有关诗歌有这么些说法:《汉书?礼乐志》说诗歌:“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代 荀悦的《汉纪?惠帝纪》把诗歌写作“诗謌”。 中唐的 韩愈的《郓州溪堂诗》序说诗歌:“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 代王鏊的《震泽长语?官制》说诗歌:“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现代文学大家 鲁迅在《书信集?致窦隐夫》中这么说:“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因为有呼号吆喝,就有音律,因为有劳动节奏,就有了韵律。这种特性决定了诗歌的音乐性。

  那么,什么是诗歌?诗歌的特性决定了诗和歌的伴侣关系。中国古人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诗歌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歌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诗歌又是如何分类的?诗歌源自于劳动,自然就是源自民间,这就决定了诗歌的普及性和广泛性,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刻性,诗歌的这些特性就决定了诗歌的纷繁复杂性。这就有必要给诗歌分分类。如何给诗歌分类呢?诗歌按照有无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如果按照语言有无格律又可以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如果按照有无押韵的特性,诗歌又可以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如果依照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方面来看,诗歌又可以划分为“哲理诗”与“抒情诗”。诗歌按照创作的时代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中,除词和曲之外的诗歌(宽泛的讲,词和曲也是诗歌),诗歌还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起源于唐代,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等。诗歌如果按照内容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叙事诗)、(说理诗)和(抒情诗)。

  古人讲“诗言志,词主情”,这是抽象的定义了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特性和作用。现代汉语定义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代严沧浪的《诗话》说:“诗者,吟咏性情也”。“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这是当代“大乘诗词”、“时尚诗词”、“娱乐诗词”的创始人赵缺在他的《无咎诗三百序》中对于诗歌的一般特性的概定。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等四种作用。西晋的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认为 “诗缘情而绮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情诗意,见乎其心。

标签: 第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