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光是诗多,诗人也多。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唐代是诗的顶峰,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杰出诗人,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杰作,到了宋代,虽然以词为繁荣,但宋诗也很兴盛,钱钟书不是有本《宋诗选注》吗?再到元明清,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诗人。清朝最多产的诗人要数乾隆皇帝了,据说他写了一万多首诗,其中有一首咏雪花的诗是这样的: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很显然,乾隆的这些都是一些流水账,根本不能算作是诗,他虽然写了一万多首,但没有一首值得称道。及至民国,出了一位奇人,他就是胡适,他打破了以往旧诗词那种格律的束缚,尝试白话诗,以口语入诗,他的《尝试集》就是这种“现代诗”的开端。从胡适开风气以后,现代诗就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的创作时期,因为“现代诗”不再受“格律”的约束了,写诗的门槛就放低了,只要你敢写,就可以做诗人。
郭沫若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他的诗有很多都是政治口号与标语,这也使人产生了一种误区,认为诗是最好写的一种文学体裁,只要把一些口号标语按照“诗的格式”分行排列,就是一首诗了,比如后来的贺敬之等人的诗,就是这种口号标语的大集成。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一个“朦胧诗派”,这种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北岛、食指、舒婷、顾城等,这些人写的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朦胧”,就是晦涩难懂,一首诗,被不同的人解读就会有不同的意思,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诗的写照,就连著名诗人臧克家看了这些诗都直摇头说“看不懂”。读这些诗就是在“猜谜”,有些语句真是不知所云,真正是“满纸荒唐言”了。
再到了九十年代初,中国的诗坛出现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就是汪国真,随着他的《年轻的风》、《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等等诗集的出版,使中国诗坛那种沉闷的现状突然炸起了一声惊雷。汪国真以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朗朗上口的节奏征服了无数的青少年男女,他的诗一时风行,洛阳纸贵。他的诗虽然很畅销,但却不被那些学院式的老学究看中,他们在文学史里根本就不提汪国真。在汪国真热热浪滔天的同时,台湾的席慕容也捎来了她那优美的歌,她的《七里香》等诗集也在大陆风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出了一个女诗人,她就是赵丽华,也就是“梨花体”诗歌的始作俑者,当然这个“梨花体”就是“丽华体”的谐音,也是带一种贬义的意思。这种诗就是把一句话分成若干行来排列,一句很普通的话就成了一首诗。这种“梨花体”诗的出现,是诗歌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她使诗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管什么人,只要他认识几个字,就可以写诗,就可以做诗人,真正是“全民皆诗人”。
赵丽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车延高。这个人是武汉市的纪委书记,他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得主,他是靠那首《徐帆》获奖的,这首诗就是在“梨花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是把一段话分行排列,就成了一首诗。人们把这种诗称作“羊羔体”,也是用“延高体”的谐音,也是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为中国的诗歌走近百姓的伟大诗人。
2012年三月下旬,先锋派诗人乌青在网上走红,他的诗就是一些“废话”,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废话以诗的格式排列,这就是所谓的“废话诗”。乌青在赵丽华和车延高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一些废话也写成了诗,这真是中国诗坛的一大壮举,使那些“废话连篇”的文盲也可以做诗人。真是一个时代的“急先锋”啊!
在这三种“诗派”之外,还一种“口水诗”,就如某位网友定义的:1、像流口水一样随意写的、抑或是随便说的文字就叫口水诗;2、把一句(段)大白话录入到电脑中,中间插入若干“回车键”,完事。
有了这种种诗的“大胆变革”,中国“全民皆诗人”不再是梦。你没看到互联网上,各大文学网站铺天盖地的都是诗,中国变成了一个“诗的王国”。什么“梨花体”、“羊羔体”、“废话诗”、“口水诗”,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我方唱吧你亮相,好不热闹。但这样的“诗”是真正的诗吗?让我们来看看诗的定义:是为吟咏言志的文学体裁与表现形式。(百度)首先,诗要“言志”,其次当然还要使用一些“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样的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至于那些什么“体”的诗,只是一些无聊的人的一种无聊的娱乐而已。
在当代的中国,严格地说应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了,真正的诗人已经死了,那些活跃在各大文学网站的所谓“诗人”只是一些“无病呻吟”的人在那里抒发自己的“浅吟低唱”,为自己的一点“喜怒哀乐”“为赋新诗强说愁”而已。所以名捕也写了一首“羊羔体”的诗叫做《诗人已死》,但这首诗却被某文学网站诗歌版的“羊羔体诗人”退稿,既然没有发表的地方,名捕只好发在此文的结尾,聊以自慰:
《诗人已死》
1
诗人不再写诗了
他们写一些奇怪的句子
来冒充诗歌
把一些简单的东西
写得复杂、抽象、朦胧
以为这样才叫做诗
2
诗人改了行
做起了语言贩子
贩卖一些隐晦、艰涩、无聊的文字
诗成了诗人的自慰器
3
诗人的桂冠已经发黄
诗人早已走进了坟墓
他的尸体早已腐烂
只剩下破败不堪的棺椁
等待考古学家的发掘
4
诗人已死
人们还在意淫诗歌
标签: 第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