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民《鱼服》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秦惠民
投笔新从定远侯, 登坛誓饮月氏头。
莲花剑淬胡霜重, 柳叶衣轻汉月秋。
励志鸡鸣思击楫, 惊心鱼服愧同舟。
一身湖海茫茫恨, 缟素秦庭矢报仇。
夏完淳
这首律诗,是夏完淳于清顺治三年(1646),跟随其师陈子龙、岳父钱栴重组义军,抗清复明誓师时的明志之作,时年一十五岁。
“鱼服”,乃用鲨鱼皮所制的箭囊,是戎装的一种标志。作者以之为题,意在阐明此诗投笔从戎,抗清复明的主旨。《诗经·小雅·采薇》篇第五章云:“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意思是说,军容壮盛,军械精良,士气高昂,足以抗御外族俨狁的大举侵犯。作者在此显然是化用其意,表明抵御外侮,抗清复明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联“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写“登坛誓饮”的悲壮场面。“投笔”二字,既点明作者的书生身分,又表现了从戎御侮的决心。“定远侯”,乃汉代班超立功异域后的封爵,此乃指代其师陈子龙。“新从”二字既交代了上次随父进行的抗清运动的失败,又昭示了此次重组义师再接再厉的斗争意志。而“登坛誓饮”就是这种意志与决心的具体表现。“月氏”(读作肉支)乃清统治集团的代称。“誓饮月氏头”,是立誓要以清统治者的头颅作为酒器,决心御侮抗敌,不胜不休的金石之言。此句化用了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意。这两句诗意是说,:效法班超投笔从戎,参加陈子龙的抗清义军,誓师之日,同仇敌忾,立誓饮尽敌人鲜血,以报国恨家仇。
第二联“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是写义军武器之精良。“莲花剑”,即饰有“莲花”花纹的宝剑。“淬”,为淬火,是一种锻造工艺。经过淬火的宝剑,锋利无比,是杀敌的精良武器。“胡霜重”是指淬火后宝剑所呈现的耀眼光芒。“柳叶衣轻”是义军所穿的轻便铠甲。“汉月秋”是说铠甲闪耀着秋月般的光彩。“汉月”一词,有自诩自豪之意,志复汉土之心。这两句诗是说,义军将士手持锋利的武器,身著轻便的铠甲,去战胜敌人。
第三联“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是用晋代祖逖的故事,勉励同仁,共立誓恢复中原之志。《晋书·祖逖传》称,在晋室大乱之际,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后为有志者及时奋发之典。《祖逖传》又云:祖逖率部曲百馀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卷62)这一联的上句就是用祖逖故事,勉励同仁,要闻鸡起舞,及时奋发,早日渡江,以实现抗清复明的大业。下句就自身而言。“惊心鱼服”,是惊叹自己实现投笔从戎的宿愿,穿起戎装,成为一名抗清将士。但自己年轻力薄,虽同为义军将士,未立战功,这就是“愧同舟”一语的内涵。这两句诗是说,参加义军的将士,闻鸡起舞,励志奋发有为,而自年己轻力薄,惭愧未立抗清之功。
第四联“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承“愧同舟”诗意,表示自己要效法楚臣申包胥,泣秦庭,借助外力抗清复明。“茫茫恨”,即恨茫茫,无边无际的国亡家破的深仇大恨。作者已意识到此次重组义军未必能战胜强寇,需要借助外力来实现恢复明室江山的大业。若有此机缘,作者表示愿效楚臣申包胥,泣血秦庭,以拯救祖国,报仇雪耻。申包胥为楚国大夫,伍子胥以父兄被楚王所害,借吴兵攻楚,入郢都。申求救于秦国,哭泣秦庭七日七夜,秦终于出兵救楚,大败吴军。事载《战国策》、《史记》等书。夏完淳在诗的末联,即表示要以申包胥救楚的行动勉励自己,为匡复明室江山尽力尽责。这首诗辞语慷慨,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作者抗清复明之志。
免费下载秦惠民《鱼服》爱国诗词鉴赏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惠民:惠民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北与滨州市阳信县接壤,东邻滨州市滨城区,南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滨州邹平市相望,西与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区交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惠民县常住人口为569975人。截至2013年底,惠民县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12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63个行政村。惠民县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故里。辖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处、3A级旅游景区三处,先后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中国绳网名城”等荣誉称号。202...
2、爱国: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
3、鉴赏: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谓赏识。唐李翱...
4、义军:义军是一个以同城互助为主题的草根网络社团,通过分享生活中点点滴滴,帮助生活中需要帮助的朋友,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交际。义军汇聚了一帮热爱生活、热情直爽、互助友爱的主流人群。义军的存在是网络发展的进阶,是现代都市人生活的延展。伴随互联网事业的无限普及,从城市铺向农村各个角落。网络生活的迅猛发展,更加促进了这一群体的拓展。义军社团创始人公子墨义军社团汇聚着一群积极向上、热情友爱、爱心互助、有梦想有追求的社会主流群体义军您可以结识天下朋友,和朋友们互相帮助。当您去陌生的城市旅行、出差的时候,您可以和当地朋友快乐互助,出行就变成了拜访好友。如果您不外出,您可以结识本地义友,或者结识各地好朋友...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