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

非凡网 70 0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

  作者:孙新法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典和现代诗歌一起构成了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将自身优秀的文化通过翻译而介绍给更多的民族和国家,这是提升本国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同时其他民族和国家也有自身风格独特的诗歌,源远流长,对于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需要积极吸收,以不断丰富自身的诗歌创作,而这也需要诗歌的翻译工作。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翻译工作,以具体实在的例子说明和探讨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翻译

  翻译中国传统的施工,其历史不是很长,最早见于庞德(Ezra Pound)的《中国》(1905)、阿瑟·威利(Arthur Waley)的《汉诗一百七十首》(1918)和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的《松花笺》(1921)。那么在最初的这些翻译过程中就碰到了一些特殊的困难,即使这些译者基本都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没有哪一种语言更难使译者感到没有把握进行完美再创作,然而使译者努力不致白费的部分的成功,又很容易取得。因此相关于中国传统诗歌翻译工作的研究就基本开始起步,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我们不妨举例说明,中国的诗歌史写意的,有时诗歌整体的意象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意象对于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国人来说恐怕在理解上都有困难,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解读,何况外国人。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传统古典诗歌:“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诗人在这两行中把自己的失意与两位古代政治家的成功相对比,如果不在词语上稍加修饰,很难把这两行译成勉强像样的英文:“A disdained K’uang Heng,as a critic of policy,As promoter of learning,a Liu Hsiang who failed.”

  最能流传广远的诗的因素当然是具体的形象,不管我们可能对译成英文的歌德或普希金的诗多么不感兴趣,我们对洛尔迦的诗却能立即产生共鸣,甚至觉得自己有资格评判他究竟是一位大诗人,还是一个卖弄技巧、华而不实的诗匠。幸运的是,中国诗写得纪委具体:“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译者不得不改变其顺序,所以写的是很不相同的诗。能读汉语诗的英国读者总觉得,有些诗句几乎已经自动译成了英语,在此之后,就很难抵抗把全诗译出来诱惑了:“A Tartar horn tugs at the north wind,Thistle Gate shines whiter than the stream.The sky swallows the road to Kokonor,on the Great Wall,a thousand miles of moonlight.”。这几行译文说明,由于要照顾语句流畅、节奏分明和明白易懂,字字对应的理想很快就被破坏了。“Swallow”并不等于中文的“含”。“water”(水)由于不幸与“whiter”(白)在音韵上冲突,只好代之以“stream”(溪流)。唯一最要紧的既然是形象,所以几经犹豫之后,还是把“(is)white(r)”(更白)变成更强的“shines whiter”(闪出更白的光),这一方面是为了保留那个中文形容词的有力语气(原文那个形容词的作用像一个不及物动词),另一方面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研究:研究,汉语词语,意思是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从而为提高事业或功率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做的工作。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反义词:臆断近义词:钻研钻研;探索。商讨;考虑。仔细询问。特指审讯。“研”指审查、细磨;“究”是指穷尽、追根求底。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英文“research”=“re”+“search”,也就是反反复复寻找的意思。因此,“研究”指人对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等进行的无穷尽的积极探索,由不知变为知,由知少变为知多。“研究”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认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仲堪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唐李山甫《古石砚》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元史·铁木儿塔识传》:“鉄木儿塔识天性忠亮,学术正大,伊洛诸儒之书,深所研究。”清刘大櫆《潄润楼记》:“日有馀暇,则又自取六艺而研究之。”曹禺<...

  2、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汉族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

  3、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口译(interpretation)或进行口译的人(interpreter)(口译又称:口语翻译),一种职业。笔译(translation)或进行笔译的人(translator)。guofeng翻译师资格证书法律用语,例如: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以注...

  4、古典: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古典含义是表现的一种文化概念。它可以是人类过去的一种意识形态,可以是过去比较典型的物质构造形态,还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经典杰作。古典,应该理解为是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例如古典美女,古典建筑,古典哲学,古典艺术,古典风格等等。∶古代的典章制度示例:与其附会古典,不如恪守成规。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后汉书·扬雄传》∶古代典籍。示例:垂情古典。∶古代典故。示例:他写诗好用古典。∶古代流传下来被认为正宗或典范的事物。超越时代时尚,其优越性为大众所公认的作品。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学。遵从古代文学艺术创作法则的作品。古韵经典古代的典章制度。后汉书《汉书·王莽传中》:“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於古典,缪於一统。”《隋书·地理志上》:“﹝汉高祖﹞扫清祸乱,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於秦。”《续资治通...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