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宗,名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武宗海山之子。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国所有异族政权中汉化最浅的朝代,因为他们矫枉过正,认为汉化会削弱战斗力,错误吸取了之前五胡、北魏、契丹、金国汉化的“教训”。即便如此,元朝还是不可避免地汉化,其中元英宗、元文宗是最典型的汉化组铁杆成员。
而元文宗图帖睦尔的汉文化修养超过在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是元代著名诗人(汉诗)、著名大画家。他的画作《相马图》流传至今,为元代绘画的精品之作,堪称国宝。元文宗的诗更是一绝,当然和大诗人相比还是技高一筹,单独拿出来,你根本不觉得这是一个外族人写的。
尤其缺乏制度保障,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斗争、皇位争夺最激烈、最残酷的一个朝代,因此元武宗的皇位也是一路坎坷。元中期的皇位争夺到达了白热化,武宗皇帝海山授位的仁宗皇帝驾崩,仁宗子英宗继位,武宗的两个儿子分别遭到排挤和迫害,其中次子图帖睦尔被贬逐流放。
元朝流放基本上遵循“南人迁于辽北,北人迁于南方”的原则,再加上“特殊照顾”,图帖睦尔被流放到最南方的海南琼州(今海口)。不像今日是旅游度假胜地,海南岛当时可是蛮荒烟瘴、九死一生之地,就像当年苏轼在流放海南的时候写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段应该是图帖睦尔最难忘的经历了。
“元文宗于至治间徙居琼州,时琼帅陈廉亨有待女青梅,色艺甚美,文宗屡思得之,而竟不就。因赋诗云: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红杏寻金桃。溟南地僻无佳果,问著青梅价亦高。”
——《琼州府志》
青梅诗与《青梅记》青梅诗
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红杏寻金桃。
溟南地僻无佳果,问著青梅价亦高。
元文宗一生之中,最著名的诗当属这首《青梅诗》。这当中包含着典故,一段凄美动人、千古难得的爱情故事。
图帖睦尔在海南琼州之时,少年无助,忍辱负重地挨过苦不堪言的三个秋冬。那时琼州附近较为有势力的当属安定界域,当时的定安界域包括万泉河中游北部地区,定安南雷垌的峒主姓王名官,对图帖睦尔王子的遭遇深表同情,生活上给予他百般照料。
王官经常陪同图帖睦尔到多地游玩,一起领略海南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千方百计地让王子玩得开心,想尽办法为王子消愁解闷。王官的行为让图帖睦尔感念不已,后来他回京当皇帝之后,还时时念记着海南,多次借用行政权力来报答海南人民以及王氏家族的礼遇之恩。
正是在这段期间里,发生了《琼州府志》所载的图帖睦尔向青梅求爱的故事。王官特别热心地为此事筹谋策划,并且“为之出三百金,以聘青梅”。图帖睦尔王子追求的这位名叫青梅的女子,是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陈廉亨家里的侍女,她因为已与帅府西席慎言先订婚盟,不羡富贵而拒嫁于后来登基的王子。贵为王子的图帖睦尔,屈求于卑微的一侍女而不得,然而他人格高尚,不愿以权势强人所难,只好赋诗自哂,怅然放手,后北上回朝,终归成就了这段千古传唱的佳话!
后来,明朝琼籍官员礼部尚书王弘诲,闻得此典故,写有七律《建州城怀古》,吟咏这段韵事,这也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张名片。
建州城堞久蒿莱,胜国流传亦可哀。
峒主有祠依绿树,美人无地向青梅。
千年往事空啼鸟,一代儒宗尽劫灰。
远诵溪前东逝水,凭高怅望意迟回。”
图帖睦尔当上皇帝后,仍不忘海南定安的情缘,转念一想:万泉河远在天边,这辈子是再也没有机会重游了,倒不如在大都附近找一条与之相似的河流,也定名为“万泉河”,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时到朝思暮想的“万泉河”来游览,等同于真的回到海南岛那条温情脉脉的河边了。于是,图帖睦尔想到了大都后面的清河,于是把清河的南支流———就是现在圆明园东面,临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那条河流,也命名为万泉河。
文宗皇帝“问着青梅价亦高”的故事,曾经被海南琼剧团搬上琼剧舞台,取名《青梅记》,于198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广州)汇演,1991年应邀晋京并进入中南海汇报演出。该剧获得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一等奖和剧本创作奖。儋州市对乡土文化颇有研究的谢有造先生也曾以《文宗皇帝的定安情》为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过详细介绍。
琼海市万泉镇沿万泉河中游的东岸,现在还保存一座香火很旺的“中水侯王庙”,是很早以前人们为纪念王官和文宗皇帝的交好而募建的,老百姓求的是“愿天下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海南百姓欣赏文宗身为藩王所具有的高尚情怀令人欣赏,深切怀念元文宗,将他当年乘船游览万泉河的渡口命名为“文宗渡口”,屹立在庙的前面。
短暂的诗人生涯
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图帖睦尔离开海南上京继位的途中,途经了今天的镇江、南京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诗篇。经过当时的集庆路路,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他写下《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
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
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乍一看是不是很有辛弃疾的感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虽然是化用自辛弃疾,至少说明人家唐诗宋词都有涉猎,是诗词的铁杆粉丝。紧接着,他来到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他看到了“满眼风光北固楼”,登上北固山、金山,写下了《登金山》:
巍然块石数枝松,尽日游观有客从。
自是擎天真柱石,不同平地小山峰。
东连舟艥西津渡,南望楼台北固钟。
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
《夕照金山寺》李咸良
此诗是不是有苏轼、辛弃疾结合体的感觉?颇有豪迈之气,从望金山抒发自己内心的志向,似乎想到自己即将大展拳脚。因为这首诗正写于他从海南北上入京的途中,前方等待他的就是君临天下的皇位。元文宗曾两度为帝,但时间都很短促,加一起不到四年。可幸的是,他的文学天赋没有湮没在皇家,虽然一生不幸,但依旧逆流而行。
花间识面,漫聊遣心,我是“花间漫聊”,如果您觉得本文有所收获,请点评、点赞,加个关注,多谢。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标签: 元朝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