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心理 | 轻课电影院
本期观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 Dying to Survive(2018)
导演:文牧野
编剧:韩家女,钟伟/Wei Zhong,文牧野
主演:徐峥、王传君、周一围、谭卓、章宇、杨新鸣
类型:剧情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时间:2018年7月5日
片长:116分钟
其它译名:生命之路、 印度药商、印度药神、中国药神
我不是药神剧情简介······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但是,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也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约同学去电影院看【我不是药神】,却发现8个人里有6个已经看过,2个二刷,平均一下几乎每个人都看过一次。这的确是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现象级电影了,连【人民日报】都发文盛赞。
电影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
卖印度神油的程勇意外发现能治疗慢性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药格列宁,和白血病人吕受益,刘牧师,彭浩和白血病家属刘思慧共同走私贩卖仿制药。
病人获得生机,生意赚取暴利,但也遭遇假药骗子张长林威胁,药厂和公安机关的追查,程勇将代理权卖给张长林,但在目睹吕受益离世的触动后,为救病人生命重新卖药,高进低卖,自补亏空。
最后被法院以走私和销售假药定罪5年,执行3年。
【我不是药神】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讨论的主线都是“偷药救人是否应该被支持”的情法抉择,但是剧情设计和线索布局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可以看出,东西方电影人的关注点由于社会环境不同,的确有很大不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主要配角只有Rayon,副线就是“同性恋歧视”。【我不是药神】的配角众多,副线繁杂,但核心都是“小人物在大命运中的挣扎”。
也许是在中国社会中,因为民众的沉默和社会的剧变,这种无助和焦虑更加显然吧。
高中同学曾写过一篇惊艳文章,论点是“英雄主义的内核是悲剧”,我读得浑身战栗,震惊于她的洞见。
前几天在Knowyourself的公众号里看到创始人钱庄写到古希腊的悲剧精神,才明白高中同学的观点也是抄来的, “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木心先生诚不欺我。
“悲剧的根源并不是由于善恶之间的冲突,而是主体的自由意志与隐藏在背后的必然性之间的斗争。”这就是雅典文明为何推崇悲剧的原因。
钱庄继续写道:“人们为这种处境感到痛苦,又在这种痛苦中得到升华。尽管活得虚幻更容易快乐,但我隐约感觉到,那种清醒里有着【作为人】的某种散发着悲剧色彩的荣光。也许这是作为人的存在所必经的痛苦,而我确信在清醒的深处却是喜悦和平和。”
她写得很好,好在情和理的配比恰到好处,不深不浅。我恐怕要写得更啰嗦一些。
英雄的失败就是悲剧。
英雄是人的力量,失败是命运的力量。
命运是强大且不讲道理的,“世事无常”是难以接受的真相。人们用各种解释锻造出锁链,想要了解和困住命运这只恶龙。
神明是一种解释,思辨也是一种解释;天道流转是一种解释,科学技术也是一种解释;潜藏在心里的想法也是一种解释。这些解释的背后都隐约地宣称人的力量,我能感觉到:解释的最终目的是预测和控制,期待终有一天能够御龙而行。
可是实际上 我们无法预测明天发生什么
更不要说控制未来
用健康举例,就像【我不是药神】里的大娘说的“你就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这就是来自命运的质问。
真相是,改善习惯和使用药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并不是绝对。改善习惯只能从概率层面上减少风险,但不能保证一定不发生。从使用药品只能缓解症状,从药学角度而言,真正治愈身体的从来不是药品,而只是我们自身的调节能力。
医疗研究的是“疾病”,而不是“健康”,是“器质”而不是“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命运知之甚少。
人类积累了数千年的辉煌文明,可无论哪个时代的人们都还是困窘中祈祷着“平安喜乐”,“得大自在”,“科技繁荣,文明昌盛”。
何况,我们每个人面对命运,都是在黑夜里孤军奋战。你永远不知道你面对的挑战背后,是偶然还是有意,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派别,是当下的眼前事还是过去情绪累加的总和。
所以我不喜欢悲剧,不喜欢对决。这些故事里我看到人心对命运必败的挑战,我看到人们彼此消磨短暂的生命,从来都不存在胜者;
我看到自己的心沉默而悲悯,毫无力量。我移开视线,想要放空自己,可是我的心对我说:“这些故事存在的意义,不是告诉你每个英雄都必然以悲剧结尾,而是要告诉你,每个人都可以在悲剧里成为英雄。”
诚然。顾城写: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我想,神和英雄是同质的,恰如不论中外英雄,死后都有灵庙祠堂,加封神位。由此再回头看【我不是药神】这个名字,就又有了新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不是药神】用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一样的框架,写了全新的故事。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写的是“生命平等”:无论贫富,无论性取向,无论职业,求生的权利是平等的。
【我不是药神】写的是“肉身成神”:一个人,为了众人成为英雄,和命运抗争,最后成神的故事。这是一个渺小的人在自己的困窘,在别人的苦难里,一步一步升华自己,做出“牺牲自己”的决定,并完全为之负责的故事。
程勇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到粗鄙的小市民,做的生意也是不为人齿的壮阳药,生活在我不能想象的地方。
这几天在村镇里行走,我才发现,工厂密布的流动人口聚集区,性用品店的密度堪比北京的7-11,而且全都是24小时无人自助。
这部电影的主角的设定之真实,真实到粗鄙,但又有一丝幽默。尤其是打击假药的警察搜到程勇写着“仁心妙手普众生,徒留人间万古名”锦旗时,程勇怼道:“我的(壮阳)药好用,不行啊?”我忍不住笑出声。
如果说英雄的失败是悲剧,那么程勇和片警这样的小人物之间,为蝇头小利而斗嘴挑事的荒唐就是喜剧。
去听听前半段,程勇靠卖药大发横财的配乐【药神之歌】,就是非常典型的凡人之歌。
我看到程勇把钱砸在夜总会经理的面前,大声问:“跳了钢管舞,这个钱就是你的。你跳不跳?”为女儿治病攒钱的钢管舞女郎思慧在台下大喊“脱裤子!脱裤子!”,眼里含泪。
我看到程勇因为药被黄毛浩子偷了之后,不顾一切地追逐,看到自己不仅追丢了人,面包车还被撞了,愤怒地砸方向盘,追到黄毛之后一顿痛扁。
这些是下层的被压迫者翻身做主之后,最原始直接的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酣畅淋漓地解气。
这些真实且世俗的表现 不加掩饰的利益
肆意张扬的暴力
酣畅淋漓的复仇 原始而性情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能理解程勇为何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他妈又不是白血病人。我也上有老下有小。我要是被抓进去,他们怎么办?你们几个,我能保证有药吃。其他人我管不了!”
这是一个凡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负责,为朋友负责。客观地说,算得上有情有义,做好本分。
此时的程勇 还是凡人 还在人间
一年之后,程勇有了自己的服装厂,纯利几十万。可是他的朋友吕受益死了。程勇生生地看着癌症如何一步一步,让一个女人面对男人都听不下去的哀嚎中面如死灰无动于衷,让一个愿意为了儿子活下去的男人割腕自尽,让一个要强的女人死死拉住他的衣袖,跪地痛哭。
这是生活,也是地狱。我们能理解为什么程浩为何重新开始卖药,进价2000,售价500。程勇递出名单的时候,思慧问:“你打算亏多少钱?”,程勇说“你只管让老刘按订单进货。这就当我还这些病人的。”像极了【辛德勒的名单】。
张长林说:“程老板,我做药这么多年,告诫你一句:世界上有一种病是治不过来的,就是穷病。”这是命运对英雄的嘲弄。
可这又如何呢?这样的嘲讽,无伤于命运,也无伤于英雄。这是一个英雄以一己之力,带领众人对抗命运。
此时的程勇 已成英雄 行过地狱
药厂和公安对假药越发严查,黄毛为了给程勇顶罪,驾车逃逸被货车撞死。
印度的仿制药厂被药厂关停,刘牧师再也帮不上忙了。程勇为了安全,下决心把儿子送出了国。程勇从没停止卖药,穿着黑色套头衫,带着帽子,面无表情地亲力亲为。
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他被警察围堵的时候,极其冷静地横车拦截,拒不下车,为手下搬走药品争取时间。当警察把他的脸按在地上的时候,他什么表情也没有,无悲无喜。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而他等这一天很久了。
然而当他看到手下拿着药被警察像撵鸡一样被撵回来,药品洒落一地的时候,他的表情挣扎到扭曲,发出令人心碎的呜咽。
这是一个神明牺牲自己,替所有人背负了穷困的惩罚和命运的嘲讽。
此时的程勇 肉身成神 甘堕地狱
从粗鄙
到高贵
“每个人都可以在悲剧里成为英雄”,在影片里,身边每一个人的离去,都让程勇离救苦救难的药神更近一步。
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市井小民,我们的痛苦来自生活的柴米油盐,我们的挣扎来自最基本的生死存亡,所以我们的痛苦和悲欢才可以共通。
从最粗鄙的市井里诞生出最高贵的悲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求生欲。
是啊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正是从生如蚁的粗鄙卑微里
我们生出美如神的悲天悯人
正是从命运将我们如蝼蚁般碾压的悲剧里
我们生出神灵般不死不灭的清醒和勇气
正是从生活蝇头小利的琐碎片段里
我们思辨体悟出灿烂圆融的认知体系
标签: 人间别久不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