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一代人的乡愁——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

非凡网 40 0

据澎湃新闻报道,余光中先生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寿90。

缅怀一个诗人,最好的方式是去读他的诗。现选编部分余先生诗作,以纪念这位逝去的当代诗坛“首席缪斯”。

致敬一代人的乡愁——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第1张图片-非凡网

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

(1928 ~ 2017)

祖籍福建永春。少年曾在南京、重庆、厦门多地生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参与共创“蓝星”诗社。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曾在台湾、美国、香港多所大学进修、任教,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领域皆有成就,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等。

致敬一代人的乡愁——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第2张图片-非凡网

算命瞎子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 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1950.11.8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1.21

致敬一代人的乡愁——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第3张图片-非凡网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974.3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1967.2.4于卡拉马如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过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我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1962.4.29午夜

致敬一代人的乡愁——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第4张图片-非凡网

白玉苦瓜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 不断向外膨胀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小时侯不知道将它叠起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 仲橘?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苦心的慈悲苦苦哺出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鞋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1974.2.11

圆通寺

大哉此镜! 看我立其湄竟无水仙之倒影想花已不黏身,光已畅行比丘尼,如果青钟铜叩起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自盘古的圆颅塔顶是印度的云, 塔底是母亲启骨灰匣, 可窥我的脐带联系的一切,曾经母亲在此,母亲不在此释迦在此,释迦不在此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佛在唐,佛在敦煌诺,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在摇篮之前 棺盖之後而狮不吼,而钟不鸣,而佛不语数百级下,女儿的哭声唤我回去,回后半生

1960.12

在冷战的年代

在冷战的年代,走下新生南路 他想起那热战,那热烘烘的抗战想起芦沟桥,怒吼,桥上所有的狮子 向武士刀,对岸的樱花武士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 是故乡”,想起一个民族,怎样 在同一个旋律里咀嚼流亡 从山海关到韶关。他的家, 在长城,不,长江以南,但是那歌调 每一次,都令他心酸酸,鼻子酸酸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歌,是平常的歌,不平常 是唱歌的年代,一起唱的人 一起流亡,在后方的一个小镇 一千个叮咛,一千次敲打 邮戳敲打谁人的叮咛 两种面貌是流亡的岁月 正面,是邮票,反面,是车票 一首旧歌,一枚照明弹 二十年前的记忆,忽然,被照明在冷战的年代,走下新生南路 他想起 那音乐会上,刚才 最多是十七岁、十八岁,那女孩还不曾诞生,在他唱歌的年代 今夜那些听众,一大半,还不曾诞生 不知道什么是英租界,日本租界滇缅路,青年军,草鞋,平价米,草鞋 空空洞洞,防空洞中的岁月,“月光光 照他乡”,月光之外,夷烧弹的火光 停电夜,大轰炸的前夜,也是那样 那样一个晚会,也是那样 好乖好灵的一个女孩 唱同样的那一支歌,唱得 不好,但令他激动而流泪 “不要难过了”,笑笑,她说 “月亮真好,我要你送我回去” 后来她就戴上了他的指环 将爱笑的眼睛,盖印一样 盖在婷婷和幺幺的脸上 那竟是——念多年前的事了 天上的七七,地上的七七 她的墓在观音山,淡水对岸 去年的清明节,前年的清明 走下新生南路,在冷战的年代 他想起,清清冷冷的公寓 一张双人旧床在等他回去 “月亮真好,我要你送我回去” 想起如何,先人的暮在大陆 妻的墓在岛上,幺幺和婷婷 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人 三代分三个,不,四个世界 长城万里,孤蓬万里,月亮真好,他说 一面走下新生南路,在冷战的年代

1968.5.7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1967.2.4卡拉马如

民歌手

给我一张铿铿的吉它

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

给我,一个回不去的家

一个远远的记忆叫从前

我是一个民歌手

给我的狗

给他一块小铜钱

江湖上来的,该走回江湖

走回青蛙和草和泥土

我的父,我的母

给我的狗

给他一根肉骨头

我是一个民歌手

风到何处,歌就吹到何处

路有多长,歌就有多长

草鞋就有多长,河水多清凉

从下游到上游

我是一个民歌手

岁月牵得多长

歌啊歌就牵得多长

多少靴子在路上,街上

多少额头在风里,雨里

多少眼睛因瞭望而受伤

我是一个民歌手

我的歌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

敷在多少伤口上

推开门,推开小客栈的门

一个新酿的黎明我走进

一个黎明,芬芳如诗经

茫茫的雾晶晶的露

一个新的世界我走进

一边唱,一边走

我是一个民歌手。

诗是灵魂的一封短信,

寄给自己的亲戚,

倾谈自己最近的旅行,

一个神秘的消息。

无论他是去地狱探险,

或是去天堂游历,

当时途中的奇妙经验,

他完全记在信里。

1954.8.初

诗人之歌

对任何的暴力不将头垂下,

我自由的歌声谁敢定市价?

我与其做一只讨好的喜鹊,

不如做一只告警的乌鸦。

无声的音乐比有声的更好,

到秋天就该有沉默的骄傲。

我与其做一只青蛙乱鸣,

不如做一只哑嘴的夜莺。

清亮的歌声要响在林间,

到街头狂呼总不大自然。

让孔雀去公园把颜色展览,

但海鸥守一片洁白的孤单。

我不能做一只吱吱的麻雀,

听起来和同伴都差不很多。

我要叫就要人把耳朵竖起,

像一声枭啼把长夜惊破!

让济慈做一只哀吟的夜莺,

让雪莱做一只欢呼的云雀,

让华兹华斯做一只杜宇,

让莎士比亚做一只天鹅。

而我呀要做无歌的苍鹰,

暴风雨来时要飞向天顶,

像一支劲弩突破了云阵,

追我的电光也无处可寻!

选自《台湾现代诗选》(现代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致敬一代人的乡愁——余光中诗歌代表作选-第5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余光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