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 3 敬亭山
宣城北下了高速口,就能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宣传牌,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区,马上进入百度搜寻,占地3807亩,为华东最大的军事主题旅游区,心中比较向往,但今天的主题是敬亭山,
一座“江南诗山” 敬亭山位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两位大诗人南齐谢脁和李白的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自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苏东坡,梅尧臣, 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清朝画僧人石涛更是驻锡于敬亭山脚下的广教寺,以敬亭风光为背景,留下传世名作《石涛罗汉百开册页》。中国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词、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先不说景色,这个不高的山为什么能让李白先生先后光顾了七次?想想李白也够奢侈的,人生苦短,唐朝那么大,而且没有飞机高铁,以他那么放荡不羁,喜游山玩水的脾气,这个小山头让他踩了七次,而且每次都是长住与此,这都跟一位传说中的公主有关系。 玉真公主李持盈(692年-762年),是武则天的孙女,始封崇昌县主,俄进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在唐代公主的影响力中,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居于第三的位置。 玉真公主降世之初,母窦氏被执掌皇权的祖母武则天赐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响,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号持盈法师,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封崇昌县主食租赋。入道后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尤垂青才华横溢的平民道友李白,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圣上潜草诏诰。李白傲视权贵遭谗言而赐金还山,公主郁郁寡欢,愤然上书去公主称号。安史之乱后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殒魂寄斯山,百姓将其安息之地称为玉真公主冢,世代祭拜。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借赞美敬亭山的同时,蕴含着对玉真公主的深深怀念之情。 当然,后世之人则更努力的把他们以一种那个更亲密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玉真公主像和相思泉
相思泉在石像的上方,有几十级台阶的样子。这两处景点和一进山门的昭亭坊很近, 是一个明朝的古迹,我从背面上方的台阶上照的,显得有些矮小了。沿着台阶继续攀爬,来到山腰的一处平地,这里有一座现代建筑,石涛纪念馆,以前只知道他的名号,山水大画家,也是为了避雨就进去涨涨姿势,进去简单看了一下他的人生经历,有点吃惊,好像也是个苦命的孩,呵呵,石涛号称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 石涛 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涛的性格中充满了"动"的因素,因而他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并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而已,并未与之计较,故而功败垂成。历史上吃苦瓜最有名的人物,当首推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石涛是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他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对苦瓜的这种感情,与他的经历、心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对画是一窍不通,知道他的画很值钱,看他的山水画好看,罗汉画看不懂。 这个纪念馆共四个展厅,出了纪念馆雨也停了,由于连续阴雨,台阶路暂时封闭,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前进,步行十分钟左右就是一片茶园,匍匐在山坡上,修剪的很整齐, 貌似故意给游客参观的观景茶园,
这里有一个不大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宣城的一角和远处的山峰,由于刚下过雨,山林中不时生气一缕缕白气,有时是几缕或十几缕,像到处点燃了的烽火,只是不是狼烟,而是纯白的而已。 再往上就是专为李白修的楼了,是一座四层高的挑檐仿古建筑,里面大都是李白在宣城时期写的诗,用木雕的形式保存,我记得有一句很熟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原来我年轻时候,不知愁滋味,用来装逼的古诗,是李白在敬亭山写的。 楼下是一块巨石,上面赫然写着,江南诗山
在巨石的右侧是一条小公路,就是登顶的山路了,也是敬亭山的主峰一峰,对于一个300多米的山峰,爬山不累,但登山的小路蜿蜒曲折,矮松绿树错落有致,在加上蔼蔼雾气,更多的原因是刚领略了诗仙的大作,有点飘飘若仙的感觉,山顶固然有一座亭,山风浩荡,身上的汗水和雨水很快就无影无踪了,我们在此长时间休息,补充养分,看这山脚下若隐若现的宣城,同行的女士发现居然有开放的景区WIF,正好大肆发朋友圈,嗯,有良心的景区,人心还古。
2017年8月
标签: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