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

非凡网 140 0

  原标题: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入选小学课本

  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指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在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和暖的春风送来新的一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忙着取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

  这首诗已经入选小学课本,每每听到孩子读王安石的这首诗,就会感觉到希望,此诗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古人的3个春节的习俗。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第1张图片-非凡网


  中国人重视新年,进入腊月时,家家户户都忙起来,洒扫庭院、除旧布新,并祭祀祖先,是一年中最喜庆最忙碌的时候。

  放爆竹

  古时,没有火药和纸张。古人发现,用火烧竹子,会发出爆裂之声。聪明的古人,便用这种“爆竹”的声音来驱除瘟神。

  后来,凡是在节庆时,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节时。

  正月初一时,古人燃放爆竹,用来驱鬼避邪,后来就演变成放鞭炮。他们相信,巨大的声音能够驱赶鬼邪,让整个一年,都是平安吉祥的。

  这种习俗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第2张图片-非凡网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古人在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

  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研制而成,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唐代名医孙思邈每到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第3张图片-非凡网


  在宋代时,饮屠苏酒十分盛行。

  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饮屠苏酒的方式也非常别致,一般喝酒,是年长人先喝,但是,屠苏酒是年纪最小的人先喝,再到年长的人,逐次饮之。

  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苏轼在此诗中,感慨自己年老了,每次都是最后饮屠苏酒。这样的饮酒次序,不得不说,十分别致。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第4张图片-非凡网


  贴桃符

  桃符,即是桃木板。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在辞旧迎新之时,古人会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后来,桃符就演变成了现代的春联。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贾府过新年,也要换桃符,书中写道: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贴上新的桃符,迎接新的一年。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第5张图片-非凡网


  除夕的习俗中,包含的是古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放爆竹,是为了吓走恶鬼;喝屠苏酒,是为了健康;贴桃符,是为了辟邪。

  每每看到这些年俗 ,隐娘都觉得心里一暖。我们的先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们渴望国泰民安,他们希望五谷丰登,他们盼望着美好的生活,能一年接一年,越来越好。

  

这首宋诗,28个字,包含3个古代春节习俗-第6张图片-非凡网


  新一年,喻示着新的希望。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旧时时光,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充满着希望。隐娘希望借这首诗,祝福所有的诗友新年快乐,生活如初生的红日般,永怀希望!


标签: 节日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