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1
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4.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5.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来自于苏轼《六幺令》
6.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色彩沮。——刘禹锡《竞渡曲》
7.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0.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来自于朱翌《朝中措》
11.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来自于黄公绍《潇湘神》
12.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5.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2
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5.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7.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8.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9.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1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1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4.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1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3
1.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2.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5.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7.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8.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0.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5.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4
1.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2.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5.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6.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9.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0.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11.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12.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13.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14.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5.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8.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5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1.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1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9.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1.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25.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6.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0.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第二篇: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由
波宽浪阔的汨罗江上,龙舟的鼓点一阵紧似一阵,来自澳大利亚、荷兰和国内一些省市的12支龙舟队正劈波斩浪,一决雌雄。汨江两岸,“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的巨幅标语在夏日阳光下分外醒目。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流放汨罗江畔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闻讯楚都被攻陷后,悲愤交加,自沉汨罗江。沿岸百姓纷纷引舟抢救,并抛洒食物防止鱼虾伤了屈原遗体。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群众都举行这样的活动,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此,划龙舟、包粽子成为端午习俗的主要内容,这一习俗逐渐被人称为端午节的来由。
汨罗市楚塘乡,这是当年屈原投江殉国地。村民雷孟和把从地里采回的艾叶挂在大门两侧,又忙着将雄黄酒洒在房前屋后。这是专门用来避邪的,端午节里的这些风俗,可保我们今年百病不侵,风调雨顺。
每到端午节的这几天,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糯米、红枣、花生包粽子。这些粽子主要用于端午节到江边祭奠屈原,及请亲戚朋友一起过节品尝。
而在千里之外的屈原故里湖北秭归,正举办丰富多采的纪念屈原端午活动。每年端午节,当地人都要举办祭诗魂、办诗会、包粽子、挂菖蒲等端午风俗活动,纪念屈原。
两千多年来,当年驾舟相救、抛洒食物的情景被沿袭演变,逐渐扩展。
端午习俗有歧异
其实,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角度看,端午节来源是十分多样而又互为歧异的,与汨罗市数百公里之遥的湖南麻阳县的龙舟竞渡并非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祭祀盘瓠。彝族在端午节期间,一般要进山采草药;仡佬族要抬纸船到田间,由师公巡船赶虫;一些地方的苗族,除划龙舟外,还有跳鼓舞、赶花山及唱歌游方等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节俗,有的是原始部落先民的遗风。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后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遗风的真正动因,而根据自己时代和地域的生存环境和意识,对先民遗风作出合乎自己逻辑的解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勾践,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说端午节“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
端午源头探索
端午的源头在哪里?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不懈的“求索”。
中国端午节在汨罗江原始社会稻作文化时期产生,源于五月大水时期农田的祭祀活动。曾任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的张中一说。他认为,中国龙舟文化由汨罗江原始社会稻作文化使用的“农田拖船” 演变而来,距今至少有七八千年历史。屈原于战国晚期一年的五月五日逝世后,端午节增加了纪念他的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教授、所长蔡靖泉研究发现,据先秦和汉代文献记载,当时人们将仲夏五月视为阴阳相争、死生分判的恶月,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作、“感阴气者死”的凶日。故在这一天恐怕物生不茂、人生不长,举行一些活动祈求丰收、禳除灾害。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动,因为朝廷确认为仪典而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
蔡靖泉研究发现,东汉时期,这一节日虽然仍以禳灾祛害、祈祝平安的活动为主,但“亦因屈原”而纪念屈原。魏晋南北朝时期,纪念屈原逐渐成了南方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一些本为祈禳的活动也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传说不断得以丰富。到了隋唐,南北文化汇融,南朝文化成了主导文化。盛行于南方的以纪念屈原为中心、以食粽子和竞渡为主要内容的端午习俗,逐渐北传而成为全国性的习俗。
端午的源头在上古时期,并非始于屈原投江殉国时。但端午节成就了屈原,屈原丰富了端午节。
第三篇:开展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活动总结(一)
2021年开展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活动总结(一)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开展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活动总结(一)
端午节为我们供给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心连心,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之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经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学校还利用周一朝会、学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开展了“端午节、离骚颂、爱国心、民族情”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学校例会、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举行不一样形式的诵读活动。经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三、丰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料
(一)、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了“屈原诗歌颂”、“我心中的屈原”演讲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
经过这些活动,我们让学生懂得了: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是因为他投江自杀,而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精神:应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而起身抗争,始终坚持一种民族的气节,一种清白。并且透过屈原,让他们看到,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屈原。这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维护。所以,孩子们经过参与这次活动,真正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___要纪念屈原,___要把一个端午节人为地和屈原联系起来。
(二)、三、四年级各中队开展了“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活动。
各中队利用班会、阅读课等时间,在班上举办故事会。有的中队辅导员大胆启用了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班干部的职能,锻炼了他们团结协作,共同___策划的本事。孩子们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精心___策划、准备着,把“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识竞赛开展得有模有样,还把同学们精心制作、准备的小巧手工作品颁发给知识竞赛中的佼佼者,我觉得孩子们真能干!
(三)、一、二年级开展了“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趣味而有意义的活动。
这些孩子年龄虽偏小,但在经验丰富十足的辅导员们的耐心___和引导下,“心连心,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班辅导员还根据本班实际,让孩子们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了“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比赛活动。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口、动手等趣味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十分棒!
四、开展了全校安全、卫生运动。
由于天气炎热,我校在朝会、各班(队)会广泛开展了安全、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不准学生私自下河堰洗澡,不准未经家长许可而私自离家出走、到同学家串门、玩耍,还异常强调,要求家长在节假日注意学生校外安全及个人卫生。另外还普及了日常卫生保健知识,从科学角度为全校学生讲解了悬白艾等端午传统习俗,引导学生讲礼貌、讲科学、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四篇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
1、走过山山水水,脚下高高低低;经历风风雨雨,还要寻寻觅觅;生活忙忙碌碌,获得多多少少,失去点点滴滴,重要的还是端午开开心心!
2、一个节日思念无数,一条短信祝福万千。端午节到了,祝老师节日快乐,同时祝你健健康康地,快快乐乐地,和和美美地,顺顺利利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3、端午节快到了,想给你采一片艾叶,难找;想和你饮一壶雄黄,伤身;想与你共赛龙舟,太远;思来想去,唯有发一条短息给你,愿你一切顺心如意!
4、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祝端午节安康!
5、一层层的粽叶包裹的都是糊口的香甜,一粒粒的糯米沾满的都是朋友的思念,一颗颗的蜜枣甜透了你的心田,一个个的粽子都代表我的心愿,端午节,愿你幸福平安!
6、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端午的热闹;芬芳的艾草,散发着好运的味道;飞驰的龙舟,翻卷着快乐的微笑;浓烈的雄黄,呵护着健康的美妙;甜美的粽子,包裹着祝福的味道;真诚的短信,诉说着朋友的祈祷:愿你跟成功一路奔跑,把平安紧紧拥抱,与幸福携手到老!端午节快乐!
7、今日端午,让我托诗人的福,请你多吃些粽子;让我驾一叶龙舟,满载祝福驶向你;让我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让我为你斟一杯雄黄酒,盼你安康。祝我最亲爱的亲人,端午快乐!
8、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丝丝问候你,甜甜粽子尝;美梦在悠扬,身边有安康;龙舟驶江里,艾草挂门上;祝福我送上,端午节安康!
9、你的眼睛弯弯,你的笑脸甜甜,你的声音美美,你的身姿恋恋。我每天期盼着与你相见。今天端午节,再不送我粽子,我就……我就一直骚扰你!端午节快乐。
10、端午节快到,提前送祝福。祝你端午节安康。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粽"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粽"就是情。端午节,要吃"粽",祝你"粽"横四海,"粽"就是走运!端午节快乐!
12、端午节特大喜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网上免费发粽子,领一送三,多领有奖,预订热线110,送货热线119,如有疑问请与本热线联系。请登录三达不溜点坑你坑你点卡姆,祝你好运!
13、清晨,为你端来一份白鸽,端来一份祝福:端走烦恼忧愁,端来快乐逍遥;端走辛苦疲惫,端来成功悠闲;端走所有的不如意,端来好运和幸福。老师,学生祝福您,端午节快乐!
14、一颗心牵挂着你,一份爱祝福着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着你的回应。我想你会在天涯海角,我爱你会在朝朝暮暮,祝端午节安康!
15、端午节到,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魄像雄黄一样劲霸,安康像糯米一样粘上就不掉!端午节安康!
16、满街又闻粽叶香,眷恋源系罗江,缠缠绵绵情不尽,包包裹裹专心量!愿你:捆不住幸福,嚼不够甜美,剥不完快乐,剪不断顺意!端午节祝你快乐如意!
17、青丝捆着祝福意,棕叶包着朋友情。糯米缠绵红枣香,雄黄醉人龙舟行。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端午节安康!
18、不用语言来表达,只用实际来拥有,祝你端午节快乐。
19、端午节又到,祝你端午快乐,好运连连。
20、端午节,边吃粽子边把友情传。
21、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真诚的端午节祝福!
22、端午节即至,希望你事业上一鸣惊人,生活上一生平安,做生意一本万利,一不小心就中大奖,端午节快乐。
23、其实一条悄悄的短信,都是给你的一切属于我的祝福,这些都是有着一分的申请,一分的情谊,更加多的.都是属于到你的牵挂而起,都是一个安康的一切,都是属于到你的端午节的快乐,这些都是最美好的哦。端午节安康!
24、可以说都是有着而祝福的时候,让你更加的感受电器一切的包容和幸福,这些都是属于到你的温柔,都是属于到你的叮嘱,这些都是最想要让你更加的美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的每一天,这些都是最好的美丽的时刻,在这个的端午节你就是属于到你的!
25、端午节你吃了粽子了吗?在五月你必须要吃上一个粽子,让你更加的自由快乐,让你更加有着对待在生活里的微笑起来,给到你的一切的祝福和一切的幸福,让你的端午节里更加的快乐无比!
26、每一个时间里都是会有着对于给都你自己的一切想法,你会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端午情,这些都是会有着浓厚的粽子味道,每一条的短信都是有着对你的一种心思,我想让你在这个端午节更加的快乐而起,让这个的端午节里更加的幸福美好。
27、饿,饿,饿,曲项向粽歌;白米披绿袄,问你吃几个?先别回答我,棕还没出锅。等我吃饱了,再让你上桌!端午节安康!
28、端午节,想给你包肉粽,猪肉涨价了;包豆沙粽,绿豆涨价了;那干脆包个白米粽,可连米价也涨了。于是我灵机一动,以健康代替猪肉,开心代替豆沙,甜蜜代替糯米,做一个幸福粽送给你。这下再也不担心涨价了,因为它们都是无价的!记得一定要品尝哦,别过期了!呵呵,端午节安康!
29、米饭和包子打群架,米饭仗着人多,见包着的就打,豆沙包、蒸饺无一幸免。粽子被逼无奈,情急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叫:看清楚,我是卧底!祝端午节安康!
32、端午节快乐!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香米、开运蛋黄、平安香菰、快乐虾米、长寿花生、幸运栗子;如果你收到它,将会好运连连!
第五篇: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历: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免费下载2021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小编整理)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五月:5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五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五月”也称“皋月”,在北半球,5月是春季的第三个月,这个月有两个节气:立夏、小满。5月的节日主要有: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英文5月名称May,大概是源自罗马神话中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的女神玛雅(拉丁文叫Maius),或来源于在5月庆祝节日的BonaDea女神,或来自拉丁语词maiores(意为"较年长者")。“五月”也称“皋月”;“六月”也称“荷月”;“八月”也称“桂月”(注:都指阴历)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护士节: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全国助残日:5月第三个星期日世界电信日:5月17日...
2、初五: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在中国年俗中,过年要把五穷赶走。人们烧鞭炮,到处串门,喜庆气氛带旺人气,赶走牛鬼蛇神,还要拿起扫帚把垃圾清扫出门,意指把脏东西都赶出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
3、端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
4、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