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

非凡网 120 0

唐代是一个诗人名家辈出的朝代,初唐四杰过后出现了盛唐的王维、孟浩然、李白等人,而安史之乱虽然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却又涌现了一批像杜甫这样的现实主义流派的诗人,中唐的温庭筠、刘禹锡、白居易,晚唐的杜牧、李商隐等等文豪大家。

可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最灿烂耀眼的时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张志和,同样也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可能并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人的名气大,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来讲述他的故事。张志和的一生和道家思想联合紧密,这样的一位诗人故事想必会很精彩吧!

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第1张图片-非凡网

张志和属于少年成名的那一类人,从小天资聪颖,三岁能识字读书,六岁就能写诗作赋,十六岁就考过了明经及第,这种成绩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神童。所以这名声就传到了唐玄宗耳朵中,玄宗很好奇能有如此天才,就召来张志和考问他,没想到小张同学对于皇帝考官也不怵,问什么就能答出来什么,玄宗很高兴啊,就让张志和担任翰林院侍召。

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的太子李亨听说张志和很有才能,就找来留在身边,这可以认为是太子为继位后招揽人才的举动,但是间接也说明了张志和的才能得到肯定。所以这样一来,张志和算是傍上一颗大树了,当时的张志和心思尚在“入世”,想要报效国家。

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第2张图片-非凡网

因此张志和凭借着才能和太子的重用先后担任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事、杭州刺史等官员,不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张志和做起事来都能游刃有余。有趣的是张志和十分喜欢除恶扬善,先是回家省亲时帮助当地官员锄奸,后来在杭州刺史位上又除掉恶霸李保,可能这和他一直信奉的道家思想有关吧。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逃到了蜀地,无奈之下太子李亨只能挑起大旗平剿叛逆。当时的张志和就跟在李亨身边,出谋划策,建议借助回纥的力量对付安禄山,此乃著名的“三地禁四将计”。

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第3张图片-非凡网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当时李亨虽然早已经继位称帝,但是国内局势很不稳地,并且长安尚在叛军手中,所以李亨为了尽早平定局势就答应了回纥的条件,而张志和深知这要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极力劝谏。但是李亨那时已经别无选择,只好贬黜张志和,此时的张志和意识到即便是自己一心为国,最终也只是皇帝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就产生了退隐的心思。

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第4张图片-非凡网

一年后张志和的母亲去世,张志和以奔丧为由弃官还乡,当时的李亨已然稳定住局势,所以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对于张志和十分的礼遇,并承诺张志和守孝期满后官复原职。但是张志和为母守孝三年后,夫人又去世离他而去,这让早已对宦海无常的张志和更是对生命多了一些领悟,所以带着俩奴婢跑到湖州西塞山隐居了起来,自号“烟波钓徒”。

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第5张图片-非凡网

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到公元765年永泰元年,在湖州隐居的五年间,张志和不仅留下了《渔歌子》这等传世名诗,更是对自己的道家思想进行了梳理,写出《玄真子》这本被称为“神仙之作”的著作。随后因为家中再次发生剧变,老家被公家占据,又一亲人李夫人去世,虽然张志和的兄长劝说其回家,但是张志和似乎已经看透了人生,不愿在红尘中摸打,于是从湖州搬到会稽东郭继续隐居。

公元774年大历九年,四十二岁的张志和去湖州拜访颜真卿,不幸因醉酒后溺死于平望莺脰湖。

唐代诗人张志和,悟透人生逍遥度日,却醉酒后落水溺死-第6张图片-非凡网

作为一代文豪大家却死于落水,未免有些可叹,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当时的张志和已经完成了《大易》的编写,可以说是把一生的文学、道家思想都向世人展现完毕,自己也经历了太多宦海沉浮和生离死别,对于人生似乎也没有太多的留恋了,最后用这样一种告别方式,未尝不是一种超脱呢?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标签: 张志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