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我因为工作原因,解读这部电影很多遍,所以分析的还是挺细致的。下面给大家说说,细思极恐的《千与千寻》。
首先,《千与千寻》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它完整的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简单来说,剧情最开始,就是千寻和父母一起搬家,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千寻很不高兴。这一部分说的,就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离开熟悉的环境。
紧接着,一家人走进那个神秘的地方,代表孩子踏进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是充满好奇、恐惧的。
然后,千寻的父母十分适应这个地方,吃吃喝喝的,但是千寻没有吃喝。为什么?因为成人已经适应了社会环境,不管多么陌生。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陌生就意味着危险。当千寻的父母大吃大喝变成猪之后,千寻被迫离开父母——这就是正是进入社会,每个孩子都要离开自己的父母。
千寻离开父母之后遇到了什么?白龙,温柔善良帅气的白龙。白龙意味着懵懂的爱情,是孩子对于爱情的感觉。离开父母,进入社会,爱情就是强大的依靠。
还有汤婆婆,代表工作。孩子长大之后,进入社会必须要做的就是工作,不管你愿不愿意。而工作就会遇到各种奇怪的人,想想看那些奇怪的客人吧。
等基本上适应了工作之后,就是怎么在工作上出类拔萃。于是千寻开始主动给自己“加分”,与“巨婴”和无脸男的冒险,其实就是千寻在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
最后千寻得到了认可,成为了合格的“社会人”,所以就能让自己的父母变回来了。与其说是把父母从猪变成人,倒不如说是千寻理解了社会,理解了成长。开始看到父母大吃,觉得和猪一样,后来经历这么多,也就发现这是正常的。
其次,影片中日本人特殊的成长观。第一个小细节,一家三口来到那个诡异的神社门口时,父母都要进去看看,但是千寻不愿意,还故意跑回了他们的车前。
正常来说,孩子不愿意进去那就算了呗,但是千寻的父母不顾千寻,走了进去。为什么?他们不怕千寻丢了?不怕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很简单,这里在传达一个日本的成长观念:你长大了,父母不会时时刻刻保护你了。
第二个细节,千寻的父母发现了很多吃的,于是坐下来吃起来,任凭千寻怎么呼喊,都不理她。
为什么可以不顾千寻自己吃?这就告诉我们,孩子长大了,吃喝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我们不管了。
第三个细节,必须融入社会。
千寻发现自己变透明了,很害怕。白龙过来给她一个药丸,让她吃下去。并且对千寻说:“不吃这个世界的东西你会消失的!”
而且,“在这里没有工作的人,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的。”
这是在告诉孩子们,进入社会,你就不能任性,必须服从,必须按照规矩来,日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第四个细节,千寻好不容易要到了工作,签了名字之后,汤婆婆竟然拿掉了千寻名字的三个字,只留下一个“千”。
为什么?因为刚开始进入社会工作,你什么都没有,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你会变成“小X”、“阿X”,甚至只有一个工号,比如:9527.
细节太多,篇幅有限,先说这几个吧。
最后,一些象征性的人物。这个很多人都知道,我就不细说了。比如无脸男,他有钱,但是很孤独,需要朋友,这个社会有很这样的人。那些来洗浴的人,就是日本社会的上层人士,他们随意欺压奴役别人。巨婴,不用说了吧,被溺爱的孩子。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结尾了,千寻要离开这个世界了,看到自己的父母正站在出口等自己,千寻激动的跑过去。他的父母没有问她什么,忘记了一切,就说搬家的卡车到了,要赶紧回家了。
千寻经历的一切,他们都不知道,不在乎。
所以,千寻的表情,是这样的。
标签: 青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