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698—757)唐朝大臣,著名边塞诗人,是边塞诗的创始人,是“七绝圣手”和“诗家天子”
《闺怨》属闺怨诗一般写少女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这首七言绝句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里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历史上唐代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从军远征,到边塞建功立业,成为人们“觅封侯”的很重要的一条晋升途径。在这首诗中那个“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闺中少妇不知愁”—这句与题意相反,说她“不知愁”,这说明这位少妇天真烂漫富有幻想;
“春日凝状上翠楼”——写她登楼赏春,具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
“忽见陌头杨柳色”——这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不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
“悔教夫婿觅封侯”——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程。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完全表露出来了。
本诗深刻地描绘了少妇微妙的心里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悔愁?诗也抓住
的少妇于登楼眺望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变化,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处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很是耐人寻味。
标签: 悔教夫婿觅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