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雪 有 痕
——贵溪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颜国红、汪祖红抗冰灾纪实
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可35KV金屯变电站2500KVA的主变在用电量大幅度增大时常常满足不了用电需要,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又是一个用电高峰期。为了确保春节期间不停电,让所有村民和外出打工回家的游子过一个祥和喜庆的团圆年,贵溪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送变电工区主任颜国红与江西变电设备总厂联系好了,要更换一台4000KVA主变。
2008年元月25日一早,颜国红便带着副主任汪祖红不顾连日来持续低温、阴雨、雾雪、冰冻天气驱车赶往南昌。
26日早上,公司打来紧急电话:35KV的文冷(文坊至冷水)线送不出电,故障不知出在哪里。心急如焚的颜国红立即打电话回公司,组织人员巡视文冷线路。而这时高速公路封了,公司来南昌办事的另一辆车正堵在回贵溪的路上,他们打来电话:路上堵车现象相当严重。颜国红与汪祖红恨不能插翅飞回贵溪,他们商量只好兵分两路:一人坐火车火速赶回家,一人等下午带车回家。说着颜国红便向火车站飞奔而去(南昌路面结冰),他买好了下午12:40的火车票,可是左等右等,到下午一点多了尚未剪票,一问,早上七八点的车到现在还没到呢。万般无奈,只有开车回去。他们从南昌出发,四个小时才行驶到进贤的梁家渡大桥,路上的车堵得寸步难行。实在没有办法,汪祖红毅然下车,步行两个多小时到温家圳,然后再搭摩托车行驶一个多小时才到进贤火车站,正好赶上一趟晚点的列车,晚上十一点多到贵溪。
第二天(27日)一早,汪祖红顾不得休息,他带着几个人从公司出发驱车赶到文坊岭西山脚下,然后请当地一位农民带路爬上了一个又一个山头进行巡线。文冷线路长18公里,共有93基杆塔,这一带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一路上,汪祖红耳边时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那是树竹断裂的响声。有时走着走着,一根弯竹“啪”地一声倒在眼前,真是惊心动魄。下午,他爬到文冷线41#—42#杆,发现由于线杆之间拉距大,高压线上结了啤酒瓶那么粗的冰,沉甸甸的,随时都有崩断的可能,其中一根高压线已掉在了地面,41#铁塔上有十几厘米厚的覆冰,还挂着几十厘米长的冰凌,把整个铁塔包裹得犹如冰雕。42#水泥电线杆也成了冰柱。山下树竹成片被冰压倒在地,将高压线压在了树下。这时天色已晚,他们只好摸黑下山,并将情况向公司做了汇报。
这天中午,颜国红在南昌至贵溪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中竟像蜗牛似的挪移了二十四小时终于到家了。他刚换上套鞋和工作服,准备奔赴文冷线,这时手机响了:龙冷(龙虎山至冷水)线发生故障,冷水、耳口已全面停电,急需巡查并排除故障。龙冷线路长38公里,共有141基杆塔,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查到故障的,颜国红马上电话通知龙冷线各电站、供电所组成几批人马分段巡线。待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上清,再到冷水,原来在冷水银矿142#—145#杆塔之间被雪压倒了很多树竹,树竹又将低垂的高压线压倒。颜国红马上调集二十多人上山将被雪压倒的树竹砍断搬走,清出高压线,当晚恢复供电。
28日上午,公司召集有关人员开了碰头会,为确保冷水、耳口供电的万无一失,必须尽快将作为备用的文冷线修复。散会后,颜国红、汪祖红午饭都来不及吃便带着施工队赶到文冷线41#铁塔——天华山山头现场。施工人员说:要上杆上塔只有慢慢敲冰,但这样很危险,铁塔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而要换线、放线还必须砍伐大片树竹清出一条通道,那至少也要几天时间,因此眼前根本无法施工。经向公司领导请示,考虑到人身安全,决定暂时放弃抢修,转而全面确保尚能正常运行的主线——龙冷线的畅通。可就在当晚,龙冷线又发生故障。
29日,天还没亮,颜国红、汪祖红便奔赴龙冷线翻山越岭巡查故障。中午接到鹰潭铁路一线抢修队的电话:龙冷线59#杆已倒。颜国红与汪祖红分头行动,颜国红继续巡线,汪祖红立即赶去59#杆查看现场。汪祖红匆匆赶到上清,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全身出汗,内衣都湿透了,待他爬到山头却发现59#一切正常。接着他们又急匆匆地下山,从另一条路爬上另一个山头,向60#杆进发,继续排查。两小时后终于到达60#杆,这才发现60#杆横担90○倾斜,致使高压线碰到线杆而严重影响送电,汪祖红及时将情况报告给主任颜国红。傍晚,满身泥水的颜国红带着施工队艰难地爬上来了。他们爬到山顶仔细勘察,发现60#杆A、C相两线都已断股,这时天已擦黑,要连夜抢修困难重重:电线杆已成冰柱,爬不上去;无法清出施工放线通道;冰雪封山;夜间照明条件差。只有等天亮再想办法。
接下来几天,颜国红拖着酸痛的双腿到处筹备材料,颜国红、汪祖红亲自动手装运施工工具和材料。车子开到山脚,他们总是抢先跳下车与施工人员一起手提、肩抗、绳子拉。刺骨寒风扑面而来,灌得人们呼吸困难,脚在冰雪上不停地打滑,沟沟坎坎已是冰刀密布,大家抗着,拉着抢修工具和材料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冰刀上。累了,就伸伸腰;渴了,随手抓一把雪往嘴里一塞。没有一个喊苦,没有一个叫累。两三天后,抢修工具和材料终于运上了山顶,这时,他们才感到裸露的双手在寒风中冻得麻木了,眉毛、头发都结了冰凌,颜国红脚上的一双好套鞋不知什么时候戳破了,一双脚被泥水浸透了。但想到明天就可以施工了,大家心里还是暖呼呼的。
随着春节临近,天气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向着更加恶劣的形势发展。2月1日晚上,一场鹅毛大雪横扫贵溪城乡。青松翠竹、房屋田野银装素裹,一座座高山白雪皑皑,天地浑然一体,但人们已无心领略它的美丽,而是领教它的肆虐。前几天的冻冰尚未融化,新的冰雪接踵而来,真是雪上加霜啊!天气如此恶劣,灾情更加严重。许多老人都说:“我们都六七十岁了,像今年这样大的冰冻雪灾还是头一次见啊!”一夜之间,山区线路遍体鳞伤,处处断线处处灾,目之所及一片狼籍,触目惊心哪!线路故障还在不断扩大,每天都有新的故障发生。大雪封山,无法施工。
冷水、耳口断电已经一个星期了。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在这本来应该充满喜庆的日子里,山区很多村民却在冰雪中陷入了黑暗和冰冷的困境,人们对“电”的需求从未有过如此浓烈渴望。怎么办?
2月4日,为解燃眉之急,颜国红、汪祖红带着领导到资溪县与私营电站老板协商小水电上网,第二天暂时解决了耳口、冷水部分地区春节用电问题。
2月5日(除夕前一天),颜国红又带着施工人员返回文坊天华山,试修复文冷线。在经过革命老区岭西的一个村子歇脚时,许多村民围过来跟他们搭话:“这大过年的,冰天雪地你们还来呀?” “这是我们电力部门的责任啊。”一位老大爷说:“我们在山里住了一辈子,见到最多的就是你们这些巡线员,真不容易,你们是和平年代的英雄啊!”“不敢当哦,我们就是干这行的。”“今天是过小年啊,你们也回家跟父母妻儿团聚团聚吧。”颜国红说:“是啊,大过年的,可是你们过年不安心,我们也过不了安心年啊!”一位老妈妈拉着汪祖红的手说:“进来歇歇脚,喝碗热茶暖暖身子吧。”“不行哦,再歇就不愿走了。”“这场冰灾太厉害了,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修不好的,别往前走了,回家吧!看见你们为了我们老百姓这么辛苦,过年就是没电,我们心里也是亮堂的。”他们在乡亲们关切叮咛中又上路了。
贵溪35KV的线路都横跨在一个个山头(不像10KV的线路杆塔基本是与公路而行的),平时从一个杆塔到另一个杆塔都要走个把小时,而这时从文坊到岭西,过天华山一路都是崇山峻岭冰天雪地,一路上,他们静静地走着,只要谁咳嗽一声,近处的树竹就会应声“噼噼啪啪”地断裂。当颜国红一行一路摸爬登上山头时才发现41#、46#铁塔因覆冰过重已经倒塌了,幸好当时没有敲冰上塔,否则将塔倒人亡。另外41#—42#三根线全断了,44#—45#的三根线也断了,其它地方还有没有断线倒塔情况,必须继续巡查。面对眼前情况,很显然,抢修工作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了,光是核查18公里,93基杆塔断线、倒塔实情数据,计算抢修所需材料就是一项大工程,更何况塔材还需要厂家临时加工。难怪很多农民预计说:到2008年年底能修复线路就不错了。
2月6日(除夕)颜国红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过年了,可家里竟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什么年货也没买,都说“三十年夜,家家都有三十桩大事”,可颜国红在外巡线十多天,回家见到妻子只说了一句话“我就想睡一觉”,倒头便睡,一直睡到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上,颜国红、汪祖红又要进山分头巡线,他们要抓紧时间,为下一步抢修工作提供准确数据。每天凌晨出发,摸黑下山,线路穿山越岭,他们就翻山越岭,线路跨沟过河,他们也跨沟过河。冰天雪地,一天跋山涉水一二十公里,对重灾线路,还要隔天重复巡查。
春节后,当地政府组织了大批专业人员对线路修复通道进行砍伐,为施工提供了方便,节约了时间。这时颜国红、汪祖红的巡查工作已告一段落,按理应该休息一两天,但他们不顾自己感冒发烧,又奋战在施工抢修第一线。单位领导和同事看到他们消瘦的面孔和疲惫的身体都劝他们休息一两天吧,可是他们说:哪个不苦不累?又有几个没感冒?这里需要我们,我们就不能走!
汪祖红的岳父病得很厉害,住院好几天了,汪祖红竟抽不出一天时间去探望。正月初六那天,汪祖红正在山上搬运施工材料,这时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到了山头他才拿出手机拨回去,手机里传来了妻子的哭喊声:“我爸爸死了,你赶紧回来呀!你这个没良心的,不是你亲爹,你不伤心啊……”汪祖红也想回去啊,俗话说:“女婿半个儿”,但人死不能复生,而灾区的抢修工作更需要他啊。哪座山头走哪条路;哪根杆断了,哪座塔倒了,瓷瓶破损情况、线路断线情况、横担移位情况,他负责巡查的线路只有他最清楚。他一走就会严重影响施工抢修的进度啊。
三天后,岳父出殡,汪祖红请了半天假,下午又赶到施工现场。
大难见大勇,大灾见真情。越是在恶劣的环境里越能看到人性的光芒。
2月21日(元宵节)上午十时贵溪电网全面恢复供电。一场特大冰雪灾害就这样被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和电力员工的钢铁意志化解了。
冰融了,雪化了,这场冰雪留下并不都是灾害,它永久留在人们心中的是党和政府亲民的温暖、电力部门广大员工的赤子深情。
大雪有痕。
标签: 大雪压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