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学者,他一直就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赞誉和敬仰,不
仅是因为他至死忠于明朝政权和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更是因为他的这两种 行为所反映和体现的是他对自己的国家的眷恋与热爱。
顾炎武的爱国思想本质上是他为“王者复起”后不再亡国而展开的关于明亡原
因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他突破了传统忠君之德的禁锢,倡导具有一定民主精神 的忠民之德,他将这种新道德纳入“仁”范畴而落实到“行己有耻”的观点之上, 进而化“忠”为“耻”。
与忠君之德不同的是,“耻”不是耻于不能“保国”,而
是耻于不能“保天下”。“保天下”是“礼义”对区别于禽兽的人的最高要求,但 是它并不是内在的要求“保国”。顾炎武期望“后王”立国于这种多少带有近代民 主性质的社会制度来保障其国家的长治久安。
顾炎武的多次抗清活动是他坚守“君臣之礼”而尽“忠”的一种表现;他入清
后消极对抗清朝的遗民活动却是尽“孝”的表现。顾炎武一生赋诗332篇428首,其
中顺治年间的作品主要是反映了他积极从事抗清活动时候的爱国心,康熙年间的作 品却主要反映他作为明朝遗民在日益强大与稳固的清朝统治下越来越感到复国无望 的悲凉心态。
标签: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