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非凡网 275 0

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首先要知道该词的创作背景。

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第1张图片-非凡网

柳永其人及《雨霖铃》的创作背景柳永(987年—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因屡试不第,心中失意忧愤,常流连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雨霖铃》就是柳永从汴京(河南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歌伎恋人的惜别之作。

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第2张图片-非凡网

《雨霖铃》讲述的故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阕讲述的是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写离别时的环境,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城外的长亭,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词人通过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天下着雨,蝉声凄切,暮色阴沉,在这样的场景与恋人离别,虽然不忍离别,但却又不得不离别的矛盾心理。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描写设帐与恋人饯酒离别,非常留念这个地方,进一步表达了词人不想跟恋人分离,然而船家催着喊“开船”了,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词人与恋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尤其一句“念去去”,包含了离别的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

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第3张图片-非凡网

下阕讲述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凄楚的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讲述的是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然而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写的是自己一个人飘泊江湖,可能酒醒后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回想起以前醉酒了,都有人照顾,是多少幸福的事。用“杨柳”、“晓风”、“残月”,更衬托出词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描写的是这次离别后,可以想象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过呢?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描写的假设就有“千种风情”,由于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尤其最后一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第4张图片-非凡网

柳永的《雨霖铃》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画心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标签: 柳永雨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