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彦[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彦[宋]
她的纤纤玉手握着并州出的如水一样锋利的小刀,剥开刚从南方运来的黄橙,削成薄薄的片摆放在晶莹的瓷盘中,轻轻地洒上吴地产的象雪一样洁白的细盐粒,柔柔地放在他面前。锦帷帐中似乎越来越暖和了,兽炉的香烟在袅袅飘散,他只是呆呆地看着她在吹奏着笙歌,甚至忘记品尝她刚端过来的橙子。过了很久很久,她望着他低声地问:夜已深沉,城楼上已报三更,今夜您想去哪里去住宿呀?外面寒风凛冽,霜浓路滑,骑马怕是不太安全。要不你就别走了,现在街上已经没有人了。
哈,作者把一对男女两情相悦、意态缠绵描写得恰到好处,既是旖旎香艳满满,却又不沾半点恶俗。
列位看官,这词可是非同小可呀!词作者便是宋代大大有名风流才子周邦彦,而词中所写的那对男女更是了不得,女的是惊艳天下的李师师,而男的便是那自创”瘦金体”和“院派”花鸟画的宋徽宗赵佶。
邦彦原与师师相好,常流连于其处。耐何后来徽宗闻听师师之名也倾情于她,徽宗也自是一风流情种,再加上皇帝之尊,甚至为避人耳目还专门挖了一条幽会的地道,邦彦便再也不能常与师师相会了。
一年初冬时节的一天,徽宗偶感风寒,便传话给师师说今夜就不过去了。师师也想念邦彦,便也传话邦彦,邦彦欣喜异常,便沐浴更衣与师师相会。没曾想,正在琴笙欢娱之时,忽听人报徽宗驾到,惊得二人冷汗如淋,无奈之时,邦彦只好藏身秀床之下。原来下午南方刚进新橙,徽宗便迫不及待地拿来给师师尝鲜。桌前一人,床下一人,让师师好生为难。三更鼓响,师师看徽宗尚无回宫之意,无奈说道:皇上,夜已深,寒风冷冽,霜浓路滑,再加上您身染贵恙,要不就不要走了吧。徽宗说:新橙你也品尝了,笙歌朕也品听了,乘兴而来,尽兴而去,朕意已足矣!朕回宫了,你也早点歇息吧。
邦彦可是从头到尾听得清清楚楚,从床底一钻出便索要纸笔,写下这首《少年游》送与师师。师师深爱此词,便不时吟诵,有一天在徽宗面前吟唱,徽宗便问:这词是谁写的?怎么把我们那晚秘密之事搞得这么清楚?难不成当时房中还有别人?师师道:当时房中并无他人,只是因我感恩于皇上对我的情义,让邦彦写词以记之,时时吟诵,好让我永记皇恩呀!
徽宗听罢,心知邦彦当时定在房中,也不点破。几日后便找了个由头把邦彦发配京外。那一天,徽宗在师师处等了老半天也没见到她,正要走时,师师才匆忙赶回来。徽宗便问:为什么今天不在此候朕呀?让朕干坐许久。师师珠泪暗垂:邦彦今日出京,不知何时回返,奴家略送一下。徽宗道:便宜了那小子,还劳你送他。是不是又写了什么东西给你?师师说:皇上,他写了一首《兰陵王柳》。徽宗说:唱给朕听听看。
师师抚瑶琴,展婉喉,启朱唇,歌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兰陵王柳
徽宗听后说道:邦彦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看在你的面子上,朕就赦免他吧,不让他去那山穷水恶的地方受罪了,让他做专管乐舞的大晟府提举吧。
标签: 周邦彦李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