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非凡网 35 0

宋代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第1张图片-非凡网

创作背景:

清人沈雄《古今词话》引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记载,这首词是周邦彦写给汴京名妓李师师的,但此说未必可信。《清真词》编此词人“春景”类,无题,考其内容,显然是描写“闺情之作”。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注释: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可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也像人一样消瘦。一落索: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46字。上、下阕各23字4句3仄韵。共:介词,同、跟。春山:古诗中一般将美人的秀眉比喻为春山。春山:春天里的山野。可怜:可惜。长皱:指经常愁眉不展。湿:沾湿,打湿。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因为知音难觅,她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经很久听不到了。如果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倚着栏干发愁?那就问一问长亭前的柳树吧!清润:形容她吹萧时乐声清亮幽润。玉箫:玉制的箫,此处为箫的美称。闲久:闲置巳久,久未吹箫。知音:喻知心人。但:只。取:助词,表动态。亭:古代设于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

周邦彦的主要作品有:

苏幕遮·燎沉香、兰陵王·柳、大酺·春雨、花犯·小石梅花、庆春宫·云接平冈、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浪淘沙慢·晓阴重、鹤冲天·梅雨霁、风流子·新绿小池塘、风流子·枫林凋晚叶、少年游·并刀如水、过秦楼·大石、氐州第一·波落寒汀、水龙吟·梨花、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拜星月·高平秋思、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菩萨蛮·梅雪、蝶恋花·早行、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解语花·上元、夜飞鹊·河桥送人处、点绛唇·伤感、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等。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周邦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