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张先、柳永都是北宋时期同一朝代的词作家,晏殊曾任过宰相,张先还是晏殊任开封府尹时的通判,不过放浪不羁的柳永是不入晏殊法眼的。
晏殊是江西临川人,七岁能文,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仁宗朝时,官至宰相。晏殊位高权重,生活优裕,一生富贵。不过这个人爱好宾客,“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正因为如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他诗词创作的源泉。他的一首《浣溪沙》,即可看出他这个方面的情趣:“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张先是乌程(浙江吴兴县)人,他做过都官郎中。他的词跟柳永齐名,而且风格颇高。因为他的词里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被当时人号为“张三中"。又因为他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之句,亦被人称为"张三影"。
柳永是福建崇安人,工部侍郎柳宜的少子,晚年曾作过宋朝的屯田员外郎。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时,仁宗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柳永在受到这种打击之后,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流连坊曲,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使人传唱。他也由此成为专力写词的作家,其《乐章集》收入他的词作近二百首。柳词对后世影响颇大。宋元时期,相传“凡有井水飲处,即能歌柳词"。
标签: 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