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周邦彦
晚风萧瑟,秋凉阵阵。
吃过饭,天色已近昏暗,幽寂的小村迫不及待地开启夜的模式。
漫长的时光,我该如何打发,幸好还有你,疗救我寂寞的灵魂。
《宋之韵》是一部制作精细、画面精美、语言精确的纪录片,堪称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璀璨生辉,熠熠夺目。
为了真切的走进你,我反复聆听,循环播放,生怕错失每一个细节,疏漏每一个精彩。生怕我稚拙的笔摹写不出,清晰的你、立体的你、完整的你。
周邦彦,北宋词坛的杰出人物,被尊为词坛集大成者。有人把他在宋词中的地位比成了唐诗中的杜甫,足见其影响之大。
他的那首经典送别之作《兰陵王》,抒发了他客居京城开封时,送别友人的抑郁的心情。“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道出了深深的落寞与无奈;“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写尽了时空阻隔的寥落与伤悲。
兰陵王-柳
文/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
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统观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这首词曾风靡一时,被誉为渭城三叠,是离别的筵席上必唱的,流行了几十年。
周邦彦的词,有相思的苦,有深切的愁,有失路的悲。但语言上追求雅正,点到为止,避免一泄无余。这一点,比柳永要高明得多。
周邦彦的词,结构严谨、情韵悠长、耐人寻味,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到了南宋末年,他成了许多词人学习的榜样,影响达及于清代。
周邦彦,一个能把前人的诗句,不露痕迹的融化在自己的词里的高手。他的悟性,他的聪颖,他的贯古通今,他的博学多才,支撑着他把这一功夫锻造得炉火纯青。
周邦彦,也是我的诗词母校--中华传奇诗词学校里,被膜拜的一个人物,在词院进修班的课程里,他的词常被当做范本。
他,对于词的规范化和精密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词的浩瀚天宇,周邦彦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千百年来,一直福耀着后人!
作者简介风拂青草,本名孙丽敏,一个灵秀的北方女子,喜欢文学,热爱写作。尤喜唐诗宋词的百媚千红。在心田种花,并让花香在纸上弥漫;让优雅穿透岁月,让美丽永驻心灵。
标签: 周邦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