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里,血脉绵延至今且从未断绝的,唯有泱泱中华了。而这与中国历代的尚武精神是分不开的:
秦朝有“纠纠老秦,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英气,汉朝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隋朝有“犯我国邦者,必亡其国、灭其族、绝其苗裔”的硬气,唐朝有“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斩”的王气,明朝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勇气……
但唯有重文轻武的宋朝,在对外战争中软弱无为,先是与辽国争斗多年,打不过人家,被迫割让了燕云十六州,金国灭辽后,打不过金国,被迫迁都杭州,苟全半壁江山,蒙古灭金后,更是打不过强悍的蒙古骑兵,连末代小皇帝都被逼的跳海了……
但宋代好歹也是大一统的王朝,为何会显得这么弱鸡呢?
著名文史写手夜狼啸西风,在自己的新作《大宋帝国:朝堂也是江湖》一书中,从宏观处全景展示了宋朝三百年的崛起与衰落,于细微处详尽阐述了“朝堂”与“江湖”沆瀣一气的诡谲之道。
与其他关于宋代历史的作品不同,这本《大宋帝国》不以年代为序,而是以水浒人物为纲,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被不断演义和戏说的梁山故事,进而揭开处于大变局中的北宋帝国走向灭亡的真正历史密码和悲剧真相。
虽然宋代的积弱,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的,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本人的性格和气质,才是导致国家衰亡的核心因素。
就拿大名鼎鼎的风流皇帝宋徽宗来说吧,这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老皇帝,其实最适合做个闲散王爷,而不是坐在龙椅上指点江山。最令人不齿的是,这个老头明明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一辈子享用不尽的后宫佳丽三千人,却还要溜出宫去,勾搭民间美妓,沦为坊间笑谈。
《水浒》里不就有这样的情节吗?宋江为了和朝廷牵上线,就派燕青用男色傍上东京城内最头牌的名妓李师师,随后还亲自上场,和李师师彻夜长谈一番,进而和李师师背后的另一个男人——宋徽宗搭上了关系,这才有了后来的招安一事。
在真实的历史中,自然是没有宋江、燕青等梁山群寇的,但李师师则确有其人,身为北宋末年最具知名度的歌伎,她的名字在南宋元明的众多笔记和野史中均有提及。《东京梦华录》便提到,李师师是当时无可争议的头牌名妓,而明人所著的《青泥莲花记》更是指出,李师师“色艺冠绝,在政和年间受到徽宗皇帝的青睐。宋徽宗经常微服私访,约会李师师。”
在《大宋帝国》这本书里,夜狼啸西风就向我们讲述了一段皇帝、词人与名妓之间的“三角绯闻”。
这里的皇帝当然就是宋徽宗,而名妓则是李师师,至于词人嘛,便是北宋词坛巨星——周邦彦。
周邦彦,字美成,是北宋末期的著名词人,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而在当时,“贵人、学士、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因此,说周邦彦是北宋的偶像级文人,丝毫不为过。
李师师成名时,周邦彦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初见李师师时,老周就“一树梨花压海棠”,当场焕发了第二春,尽兴之后,便提笔填了一首《玉团儿》送给李师师: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
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
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此后,周邦彦与李师师交往甚密,这一老一少,简直成了忘年之交,据《耆旧续闻》记载,周邦彦晚年长期住在李师师的金线巷,与李师师同吃同住、弹唱吟和,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这天晚上,周邦彦与李师师相谈正欢,突然,丫环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通报,说徽宗皇帝来了。
周邦彦闻听此事,大惊失色,生怕被皇帝抓个现行,晚节不保。要说关键时刻,还是女同志临危不乱,李师师虽然也有点慌,但头脑还是很冷静,当即指示周邦彦,钻到床底下躲着。
周邦彦刚撅着屁股钻进床下,宋徽宗就进来了,还拿着几个江南进贡的新橙。李师师为了不让徽宗皇帝起疑,脸露娇羞之色,体生绝艳之美,使出浑身解数,把宋徽宗服侍得通体舒泰、老怀大畅。
当夜,宋徽宗在金线巷和李师师温存、缠绵了很久,直到三更时分,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可把床下的周邦彦给憋坏了。不过,这一宿也算没白躲,从床底下爬出来的周邦彦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一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师师读了这首词,大为喜欢,当即谱曲弹唱。此歌温柔秀美,甜腻香艳,很快就风靡一时,成了东京城最流行的歌曲。
很快,这首词就传到了宋徽宗耳朵里,他心里细细一咂摸,便觉出其中的隐情,醋意大发,便把周邦彦贬出了东京城。
这下李师师可不干了,整天愁眉泪睫,憔悴可掬。宋徽宗半是怜惜情人,半是欣赏周邦彦的才华,于是又把周邦彦召回京城,还提拔他担任“大晟府”一职,相当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
从此,宋徽宗、周邦彦和李师师这段“三角恋”的故事就传诵至今,成为一段词坛佳话。不过,也正是这位风流皇帝,让大宋帝国遭受了一场浩劫。
靖康二年,开封城破,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和大批后妃宗室,还带走了近十万平民及东京城内的所有财富。东京及周围地区的经济受到毁灭性打击,时人记载:“自壤下由许昌以趋宋城”,已是“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大逵已蔽于蓬蒿;菽粟梨枣,亦无人呆刈。”
北宋在文化经济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被金国灭亡,其中原因非常复杂,而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述的就是北宋灭亡前夜的故事,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例如:
宋江是英雄,还是贪赃枉法的小公务员?李逵等好汉为何如此暴力,杀人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全家灭门?梁山好汉之间就真的是一团和气吗?宋江是怎样取代了晁盖的江湖老大地位?梁山号称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他们又劫了多少富?济了多少贫?替天行过多少“道”?为什么梁山好汉眼中的女人都命如草芥,不是母夜叉,就是淫娃荡妇?
或许,弄清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大宋王朝衰亡的原因,从而“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正如夜狼啸西风所言:
梁山未必皆好汉,《水浒》其实非宋史。
标签: 周邦彦李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