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少年游》: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非凡网 350 0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周邦彦词的专题。首先介绍下周邦彦,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成名作是《汴都赋》,宋神宗初,周邦彦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绘了当时汴京的盛况,歌颂王安石新法,受到宋神宗的赏识,提拔为太学正。我们知道,王安石变法的道路是坎坷的,当时党争激烈,在宋神宗在时,支持新法,王安石一派自然受到器重,宋神宗逝世后,新法即被废除,保守派重新主导朝政,周邦彦支持新法,难免受到牵连,被排挤出京城。周邦彦出任地方官员,先后任庐州教授,溧水知县等。不久,宋哲宗即位,周邦彦又被召回,但仕途也不顺利,多次改任,到宋徽宗时提举大晟府。我们知道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周邦彦因为不愿与奸党合作,晚年又被贬出京城,担任地方官,不久就病逝了。

周邦彦《少年游》: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第1张图片-非凡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邦彦的艺术成就很高,他精于音乐,擅长创作,他继承了先人们的成就,开创了格律词派的先河,为词的艺术形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要来说周邦彦的一首《少年游》,这首词比较有名,而它之所以有名,跟这首词背后的流传下来的八卦有很大的关系。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美男子,他与当时的青楼花魁李师师交往密切,当时宋徽宗也青睐于李师师,常去李师师家相见。有一次,李师师邀请周邦彦到家中相聚,不料宋徽宗不请自来,情急之下,周邦彦就躲到了床底下。宋徽宗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享,直到三更时分,宋徽宗才离去,离别时,李师师叮嘱宋徽宗说“已经三更天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听到了,宋徽宗走了之后,周邦彦钻出床底,写了这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彦《少年游》: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第2张图片-非凡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并州的刀子锋利如水,吴地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玉手剥开了新产的橙子,华美的帐幕刚刚变温暖,香炉中烟气不断,两人相对而坐,调弄着乐器。

女子低声探问情人,今晚你要去哪里住宿,现在夜已深,都已经三更天了。外面寒风凛冽,寒霜浓重,马蹄也容易打滑,不如别走了,街上行人都很少了。

上片写幽会的场景,“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用并州产的刀来切橙子,用吴地产的盐来调和橙的味道,这两样道具和女子的纤纤玉手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好的佳人剥橙图。“锦幄初温,兽烟不断”,这是环境描写,“锦幄”是指锦做的帷幄,指华美的帐幕。暖烘烘的帷幕中,兽形香炉中的烟气袅袅升起。“相对坐调笙”,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二人相对坐着,调弄着笙管。

下片抒情,“低声问向谁行宿”,女子低声问情人今夜去处,并提醒到“城上已三更”,夜已深。夜深了,想走就要早点走了,亦或是,夜深了,不如别走了,之后三句,就为我们揭开谜底,“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霜重路滑,容易摔倒,不如就别走了。

周邦彦《少年游》: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第3张图片-非凡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首词非常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男女之情,意态缠绵,表露出了男女之间相爱之情,备受名家推崇。在许多评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各大家对这首词的评价:《古今词论》中赞这首词是“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云韶集》中说它“绝妙古今”;《词辩》中赞它“丽极而清,清极而婉”。

最后再说一下这首词创作的背景,许多人说周邦彦厉害,竟然敢和宋徽宗抢美人,这件事早已经有学者研究过了,是假的,不过好事之人穿凿附会,后世之人不究虚诞,侈为艳谈者。篇幅原因,相关资料就不放出来了。

标签: 少年游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