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为何在床底下突发灵感创作了这首《少年游》?

非凡网 37 0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婉约词代表人物,他的一首《少年游》,可谓家喻户晓,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周邦彦为何在床底下突发灵感创作了这首《少年游》?-第1张图片-非凡网

话说,周邦彦在北宋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人物,工作之余经常流连于青楼歌坊。

在这繁华的汴京城,有一位轰动一时的名妓李师师,其人可谓花容月貌,再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成为男人们竞相仰慕的对象,周邦彦自然也不例外。多情才子周邦彦青睐李师师的美貌与歌喉,李师师也仰慕周邦彦的诗词才华,一来二去,两人成了知己,虽然周邦彦虽然比李师师要大30岁,但年龄不是问题,这对才子佳人之间产生了缠绵而真挚的爱情。

可谁料到,李师师的美貌传到了宋朝皇帝宋徽宗的耳朵里,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位天才画家和书法家皇帝也想一睹这位北宋名妓的芳容,可有碍自己是皇帝,这种身份去青楼的话,如果被传出去会影响朝廷的颜面。

周邦彦为何在床底下突发灵感创作了这首《少年游》?-第2张图片-非凡网

大臣们于是想了个办法,硬是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直接穿到李师师的家里,这样,俩人的约会便能掩人耳目了。

一日,周邦彦去找李师师,正谈到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忽然听到有人来了,李师师一看,原来是皇帝宋徽宗来了,这下可急坏了李师师,俩人急中生智,周邦彦便一下钻到了床底下。

这次,宋徽宗亲自带来了南方鲜橙,给李师师品尝,于是俩人共进香橙。宋徽宗拿起那光洁的刀具切开橙子,李师师的双手洁白而纤细,缓缓地剥开那橙子,此时屋内橙香四溢,李师师亲手将橙子喂给宋徽宗。

片刻之后,半隐半现的帐幔被轻轻放下,香炉中弥漫着一种融洽而催情的气息,一切的甜言蜜语和耳边情话都融化在这香气之中。

李师师拿起心爱的笙,为宋徽宗吹奏一曲《凤求凰》。

周邦彦为何在床底下突发灵感创作了这首《少年游》?-第3张图片-非凡网

夜深了,宋徽宗由于身体不适,起身向李师师告别离开,李师师娇嗔的向宋徽宗说道:“您今晚要去哪里呢睡呢?您看,现在已经是夜半三更,外面的寒意渐浓,路又滑,很少人在这个时候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

我们最后不知道宋徽宗到底走没有,但是这个约会情节被床底下的周邦彦听得真真切切,而且醋意大发,于是第二天,便写下了一曲《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可巧的是,在一次李师师和宋徽宗的约会中,李师师无意中弹奏了这首《少年游》,宋徽宗突然感觉这个词怎么听起来像是之前和李师师约会的场景,简直如出一辙,便问道这是何人所作。

李师师无法欺骗皇帝,便说是周邦彦所作,于是皇帝感觉自己的和情人约会的隐私都被泄露了,一气之下将周邦彦贬到了外地。

周邦彦离开了京城,也离开了李师师,虽然极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又一次的约会中,李师师又为宋徽宗唱起了《兰陵王》这首词,宋徽宗也是极富造诣的文学家,听完之后,觉得此曲极美,便问是何人所作?李师师说“是周邦彦所作”。

宋徽宗觉得周邦彦真是个人才,于是又将其召回,歪打正着专门在宫中负责谱制词曲。

我们不知道李师师和周邦彦是否最终走到一起,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标签: 少年游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