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沟散人的《野核桃》让我想起诗人艾青的《山核桃》

非凡网 39 0

  读西沟散人的《野核桃》让我想起诗人艾青的《山核桃》。

  山核桃

  作者 艾青

  一个个像是铜铸的

  上面刻满了甲骨文

  也像是黄杨木雕刻

  玲珑剔透,变化无穷

  不知是天和地的对话

  还是风雨雷电的檄文

  艾青是画家,在诗里诗人要给山核桃画像。

  “一个个像铜铸的/上面刻满了甲骨文”,铜是山核桃的硬度,刻满的甲骨文多么像山核桃的外形。错综密集的骨纹,古老神秘的色彩给人深沉的感觉。

  “也像黄杨木雕刻”,淡黄的颜色,精巧的纹路,圆浑的形状,像用黄杨木雕刻成的艺术品———“玲珑剔透,变化无穷”。

  艾青的诗歌不仅擅长运用色彩和线条般的勾勒,描绘如画的事物和场景。更可贵的是几乎每一首诗里,都容含着真知,真情,真意,让人们欣赏艺术的同时得到情操的升华,真知的感悟,情意的感动,这是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部分。

  “不知是天和地的对话

  还是风雨雷电的檄文”

  在欣赏一幅静物油画的同时时,把读者带进对大自然的思考,对造化的思考。把山核桃玲珑剔透的外形比拟成天地的对话,风雨雷电的檄文。神奇神秘,神来之笔。形象思维把普普通通的山核桃与岁月的雕琢和风雨雷电的锤炼联系起来。小诗不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同时勾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野核桃》

  作者 西沟散人

  野核桃

  遗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

  仿佛上天的恩赐

  那么不起眼

  那么粗糙

  好像我们的日子

  那么平淡而真实

  野核桃

  一枚又一枚

  捡起来

  在石上磨

  在水里洗

  在阳光下晒

  然后一颗一颗

  藏进我们爱的宝盒

  西沟散人诗里的野核桃是粗糙而“平淡真实”的,像天涯诗会里每天滚动的那些朴素而真挚的诗歌;像每天迎面而来的粗粝时光。在网络里不期然相遇的一首诗或着一个真实的心灵,仿佛在路旁偶遇山野间滚落而来的核桃,陌生,拙朴,生动;原初心灵中而来的那些文字,也许并不精美或典雅,却依然像山野的核桃般具有朴素自然的那种“天与地的对话”,经历过“在石上磨 水里洗 阳光的晒”如此的打磨和洗炼,将焕发出岁月的光泽生命原初的清香。值得用宝盒去收藏!

  散人老师的诗歌,追求着朴素自然里事物本质的东西,在自然与生命之间发现真实的联系,引发感悟和思索去关照一份真纯和美丽。恢复诗歌语言原初的简约和明炼,在事物自然的关照里阐释着诗情和诗意。这不是简单,是诗歌的真纯!

标签: 艾青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