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地沟油
文:晏诗兴华
商匪黑心炼泔水,
废油隔滤地沟回。
炸锅麻辣芳香透,
美味穿肠身体催。
注: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一旦食用“地沟油”,它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严重后果。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当今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分享中国诗歌网文章及感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本质上讲,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是属于人的,人也是属于社会的。人和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一来到世间,就享受着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也应承担着社会赋予的各种义务。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责任。“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就社会组织来说,政府有政府的社会责任,要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企业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遵守生态环保法律法规……
诗人有诗人的社会责任。诗人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顾镜独怜。
诗人必须承担诗人的时代责任。历史上,很多著名诗人是身无半文、心怀天下的。
楚人屈原,如果随波逐流,那么一生富贵、锦衣玉食是不成问题的。正是因为他“哀民生之多艰”,所以“长太息以掩涕”,所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最后怀沙投江,郁郁而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唐人杜甫,为“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而忧之切切,为“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而怜之深深。
陆游一生为国为民吃尽苦头,临终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理学家、诗人张载的座右铭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板桥在《竹》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林则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人,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至今广为传诵的名言。
对于生活中地沟油,坑蒙拐骗等等不良的社会行为。现代诗人们要敢于书写,将诗歌化成除魔神剑,揭露社会丑恶行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发挥更好作用吧!
标签: 现代爱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