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非凡网 163 0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远在外乡的子女千里回乡的日子。春节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的传统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贴年画、拜年等。

  与春节相关的诗句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正半月。元宵节的习俗有赏花灯、迎厕神、猜灯谜等。元宵节吃元宵(汤圆)的习惯始于宋代。

  与元宵节相关的诗句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3.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这一天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该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

  与寒食节相关的诗句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韩翃

  4.清明节(农历三月左右)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主要风俗习惯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与清明节相关的诗句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杜牧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白居易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为了纪念出国诗人屈原。主要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斗百草等。

  与端午节相关的诗句有: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端午感兴》文天祥

  6.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

  乞巧节又称女儿节、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与乞巧节相关的诗句有: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白居易

  7.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鬼节。主要习俗有扫墓、祭祖等。

  与中元节相关的诗句有: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中元日午》杨万里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观潮、吃月饼等。

  与中秋节相关的诗句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古》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李白

  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又称“踏秋”。主要习俗有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与重阳节相关的诗句有: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王勃

  10. 腊日(农历腊月初八)

  腊日俗称“腊八”,又称法宝节。主要习俗有喝腊八粥等。

  与腊日相关的诗句有: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陆游

  11.除夕(农历最后一天)

  除夕是农历最后一天,主要习俗有吃“年夜饭”、守岁等。

  与除夕相关的诗句有: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作》高适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李世民


标签: 节日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