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情缘的自我剖析 (评介)

非凡网 43 0

诗歌情缘的自我剖析 (评介)

   赵殿松

   我的诗歌创作动机和目的,说白了或者说通俗一点,就是“感受

  生活,分享快乐”,这也是我将先前的诗歌结集,起名为《感受生活,分享快乐》的缘故吧。不妨在这里,先简单地追述一下诗歌创作的里程。

   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便开始了诗歌创作,并先后发表于《前哨》、《文汇报》、《诗刊》,《人民文学》等报刊上。

  而70年代从事中学教育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主要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偶而也写写诗歌,在《青岛文学》上发表。后来,被借调到山东人民出版社,担任儿童文学编辑工作时,也发表了部分诗歌作品。

   至于80年代以后,在财政税务部门工作时,因主管宣传和理论研究。所以,大多的精力是放在撰写通讯报道、理论专题研究以及大特写、报告文学之类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由于主编了多年的《青岛税务》杂志,也适当地刊登一些应景诗稿。直到90年代末,才随兴拾起了诗作之笔,并一口气集中创作了几十首歌词。接着,又转移到诗歌创作上,便一发不可收。

  尤其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我的诗歌创作,与编著民俗文学作品,二者并驾齐驱。其民俗文学作品《春节生肖动物联想集丛》一书,共12本,计130余万字。最近一个时期,还穿插着进行散文作品的创作。

  自己认为所创作的诗歌,大体有这么几个特色:

  其一,紧扣时代,主题鲜明。整体上,思想感情表现苍劲有力,古朴深厚。

   我的诗歌所涉猎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日常现象的描摹铺陈,也有对敏感问题的笔力透视。而更多的则是,怀念和颂扬胶东老家朴素的民土民风,以及对养育自己的勤劳、善良父母深厚的感恩之情。如歌词《母亲,一首永恒的歌》,诗歌《最初的山海情结》、《曾经的暖嘎达》、《水井的变迁》、《家,在我的心里》、《幸福伴着我成长》等。难怪,其诗作很得台湾读者的欢迎,台湾亲民党 宋楚瑜先生,在读了歌词《母亲,一首永恒的歌》以后,颇受感动。像其中的“总是晃动着一个摇篮 转动着一架纺车 嗡嗡嗡 ,嗡嗡嗡 用甜甜的乳汁打发那多愁善感的岁月” “总是捶打着一堆褴衫 淘洗着一只米箩 哗哗哗,哗哗哗 用拳拳的爱心支撑那无怨无悔的坎坷”。诗句中,突显出的其形貌举止,仿佛就在眼前,使人感怀涕零。另外,还有《人生》、《我的大青岛》等几首。为此,他便给予了“诗情古朴,功底深厚”的评价。

  其二, 既注重诗歌的内容,又讲究诗歌的形式,二者并重,毫不偏废。

  应该说,我的诗歌对韵律、节奏的运用颇显功力。始终讲究抑扬顿挫,铿铿有声,几乎每一首都适合登台朗诵。这是因为,在借鉴文学体裁方面,更钟情于“宋词”的格调;在学习艺术门类方面,更喜欢“国标”的桑巴、探戈,那种起伏跌宕,节奏明快,激情洋溢的特点。如《水井的变迁》一诗中,就有“我的村居 既不属于平原 因为东西南北都有山 有的孤独 有的连绵” “我的村居 也不属于山坎 因为山的怀抱 有的梯级 有的平展”……再如《共享阳光》中的结尾部分,有这样的诗句:“日月星辰 总是有升有降 大地万物 处处共享阳光 在这里 任何人不能无视温室效应 在这里 任何人不能坐观海水上涨”“……才能使得小小寰球 逐年减少自然灾荒 才能使得茫茫宇宙 永远普照灿烂阳光”。另如《漂亮的转身》一诗中,像这样的句式“面对汶川最危急的境况 一个村庄破败,毁灭 就有上千的单位争抢速度 夜以继日,重辟街巷”“……一座城镇散架,破相 就有上万的群体到此会战 规划蓝图,书写新章”,这样的几组排比,连续出现,读起来,底气十足,特有张力。

  还有,我的每首诗歌都是一韵到底,中间没有变换。就像近期创作的《青岛啤酒的百年诗篇》一诗,共有320多行,也是如此。

  其三,诗歌善于恰当地运用典故和巧妙地引用名句,使其增姿添彩,以供读者更好地加以玩味琢磨。如诗歌《解析“温柔”的谎言》中,就有“我们说圣贤尚且撒谎 像‘望梅止渴’ 像‘画饼充饥’ 不过 如此之谎撒得充满哲理”“我们说学者也会行骗 像‘南辕北辙’ 像‘削足适履’ 然而 如此之骗行得颇具功底”。再如《云法海“剑”字三品》中的“精品”、“妙品”和“神品”,开头主旨各自用了典故:“张羽煮海得龙女 剑字精品璞琢玉”;“伯乐相马获良驹 剑字妙品重眼力”;“庖丁解牛游刃余 剑字神品在功底”。诗中,还有像“他坚持广种薄收 他秉承火中取栗”、“休管天上九头鸟 更盼春来子规啼”等句子;《寄语辛卯兔》一诗中的“宴席兔肴 属相排前 赤兔马伴随古代英雄 兔儿爷扎根百姓民间”的句子;《由实到虚,悟得翰墨真谛》诗中的一串“还记得历史上,不仅有 刘邦曾陷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宴里的真枪对真刀”“不能忘现实中,也有过 安得倚身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代伟人的诗词更绝妙”的句子。《十字路口》诗中,也有像“在这里  尽管也常常出现夜黑寂寥  人们却能够见到日出东海 月上柳梢头…… 人们却可以嗅到花开花落 浓香沁咽喉”等句子。

  其四,诗歌讲究前后的照应,前面提纲挈领,后面画龙点睛。

  从现有所创作的诗歌来看,差不多我的每一首都是讲究前后相互照应的。其开头的诗句,是作为全诗的引领。其结尾并不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而是画龙点睛,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人们知道,旧体诗词,讲究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这本身就是一种结构上的美,亦即形式上的美。就当前自由体诗的情况来看,有很多作者并不喜欢这种“死板”的结构形式。然而,本人始终坚持如一。像《名人一句话,催生一个港》诗的开头有“……因为一道奏折——‘实为要图,胶澳设防’ 便催生出,今天 一个著名的青岛海港 这人便是中国近代史上 有革新派之称的李鸿章”,结尾部分则有“尽管今天的青岛港 成长胎记中有‘洋’ 可是,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呀 它的受孕催生是国人李鸿章”。……

  实践告诉我们,诗歌创作的过程是艰苦的,或者说是痛苦的。然而,其结果又是愉快的,或者说是享受的。

  我想,诗歌作者正像地质勘探家一样,首先要在高山峻岭、沙漠旷野等地探矿找矿。当发现矿苗后,经过论证,才能确定用何种机械,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开采;诗歌作者也像是房屋的建筑设计家,必须按照房屋的主体要求进行设计,其房型、结构以及所用之材料,一应俱全。这样,才能进行施工,最后交付出一幢合格的建筑。我的诗歌题目选定多种多样:有时触景生情,赌物抒臆,如《五四广场感怀录》、《青岛的八大关》、《我心中的天主教堂》等;有时媒体上偶见报道,引起创作兴趣,如《即墨黄酒的历史情缘》、《孔子,新一轮的周游列国》等;有的诗作是经过长期感情的积累,待时自然勃发,如《岁月》、《水井的变迁》、《家,在我的心里》、《最初的山海情结》等;有的是受人之托,访谈而为,如《把盏论功夫》、《由实到虚,悟得翰墨真谛》等几首都是如此。

   为了创作一首诗,我也常常会绞尽脑汁,连走路、乘车、吃饭、大小便都在构思,甚至睡梦中都能出现所创诗歌中的情景。当然,每首诗歌写成初稿后,还要经过反复地推敲,数次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作为一个儿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人皆会之,人皆能之。对此,我更多的就是采用诗歌的形式予以表达。其中,仅举《岁月》一诗为例予以说明。

   “岁月”,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诗歌着重抓住了农村父母的一些生活特点——“赤脚”、“山坡”和“眼窝”、“纺车”。“岁月 是父亲一双皲裂的赤脚 是早出晚归攀爬的山坡”“岁月 是母亲一对深陷的眼窝 是夜深人静陈旧的纺车”。诗中还运用了一些富有时代特点的事物,如“斧头”“、“灯捻”、“耗子“等,来渲染解放前后的农村家庭环境。

  提到酒类的著名品牌,青岛有“青岛啤酒”和“青岛薏斯林”(葡萄酒),应该说它们都是“舶来品”。可是目前,唯独土生土长的黄酒——即墨老酒的品牌叫不响。看到如此的报道后,作为一个青岛诗人,由衷地想为民族品牌的“凤凰涅槃”,而大声疾呼。于是,就创作了《即墨黄酒的历史情缘》一诗。

   诗中满怀激情地追叙了即墨老酒的历史沿革——从齐景公的“仙酒”,到战国田单的“牛酒”,到秦始皇的“寿酒”,再到历代君王的“珍浆”、“醪酒”,并突出了现代即墨老酒的“健康”、“孝道”的理念。诗的结尾高扬着:“面对青岛餐饮世界的现状 看到的确实是一片 吃蛤蜊喝啤酒—— 胶州湾畔最独特的风光 放眼即墨老酒的未来 获得的必将是一个 吃蛤蜊喝黄酒 —— 饮食景观岛城新的独创”。

  在第2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来临之际,我满心喜悦地想创作一首关于“青岛啤酒”的诗歌。于是,从今年的6月初开始,就酝酿标题和内容,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才动笔。当然,若说到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肯定少不了对“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街”和“青岛啤酒节”的宣扬。就这样,标题拟了好几个,开头写了好几遍,都感觉不太中意,写不下去了,只好一次一次地将创作的钟表暂时停摆。

  往日,博物馆和啤酒街我虽然去过,但那是一般的游览。在这期间,为了增强感性认识,特意购买了门票,再次有目的地去参观啤酒博物馆和浏览观察啤酒街……从7月10日,我兴致勃勃地动笔了。就这样,截止到18日,一篇长达320余行的诗稿,终于正式下线了。不妨,在这里选用诗歌结尾的几句,权做了却我诗歌创作的一番心愿:“大海的波涛 拷贝了青岛人的性格 青岛的啤酒 决定了山东汉的好客 大海,青岛 青岛,啤酒 它们日久天长,不离不舍 共同诠释着 历史的承诺”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诗歌的特点。

  简单地讲来,我本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不善言辞,平时显得迂腐木讷。在《自我画像》一诗中,可略见一斑:“茶壶煮饺子肚有倒不出 倒是对我人品才情的标注” “始终坚信平民餐饮透哲理 哑巴吃饺子心中很有数”。

  在我创作的大量的歌词和诗歌中,上述的特点都表现得很充分,如歌词《爱,是一盆火》、《交朋友》、《失去了昨天的我》等,诗歌《我心中的天主教堂》、《思念爱女》、《同一树上结出的硕果》等。

  虽然,我早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但是,仍有童心童趣。为此,也创作了不少儿童诗(儿歌)。如《太阳月亮照镜子》中写道:“太阳对着大海照镜子 变成一个关公伯伯…… 小朋友 太阳照镜子的时刻 你们千万不要错过” “月亮对着大海照镜子 变成一个菩萨婆婆…… 小朋友 月亮照镜子的时刻 你们千万观察圆缺”。还有《城乡孩子夸自家》、《儿童节里寄托老年情》等。这些,都是性格特点表现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也具有超前意识,敢于创新,敢于开拓。并且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很少功利主义。如诗歌《大写的人》就阐发了“人, 站着是人,坐着是人,躺着还是人”的思想。《永远的不倒翁》就讽喻了“不倒翁 不倒翁 无论是属于玩具还是属于权柄 既然社会存在 人们也就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社会现象。在《钞票的烦恼》一诗中,更是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前社会一些消极的现象。不妨引用几节:“我们看一看 钞票的烦恼 就在于 有的款爷,贪官,黑道 他们利用制度缺失 他们玩弄政策圈套 善于将获得的原始积累 ——大量的钞票 施行变性手术 独辟流通渠道 ……或暗中购置多栋高等住宅 或囤积名烟名酒字画珠宝 或易名改姓存入域外银行 或私养小三金屋藏娇……”这就是我的观点,这就是我的情感。

   2001年7.20

标签: 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