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

非凡网 24 0

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

李煜,是南唐(后唐)最后一任皇帝。在封建社会的皇帝之中,李煜是填词填得最好的一个。词虽然填得好,但治国却是不行了。正因为如此,才会被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请”到宋朝国都来“做客”的。

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第1张图片-非凡网

“流水落花春去也”,岀自李煜《浪淘沙令》。而《浪淘沙令》系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西清词话》有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我们看看其《浪淘沙令》,词云: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第2张图片-非凡网

还是先翻译一下:

门窗帘外下着小雨,浓郁的春意变得凋残。罗衾与锦被,遮不住五更时节的冷与寒。只有在睡梦之中,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俘虏一个,才能得到片时的娱欢。

太阳落山之时,千万不要在高楼上独自凭栏。如果那样,就会想起自己拥有的江南无限江山,于是平添几多伤感。和它们分别时,说分就分了,好像很容易,现在想和它们相见就万分的困难。往日的富贵荣华,就象这悠悠江水凋零红花一样,都跟着春去了。而看看现在,战俘一个,真是过去在天上,今日在人间。

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第3张图片-非凡网

分析一下:

上阙写晚上、写梦。先写梦醒,后写梦中。从叙事方式上来说,是为倒叙。先把醒后的感触道岀:醒后才知道,帘外正下着雨,春天已经快过完了。暗喻自己颐指气使的风流倜傥一去不能复返。罗衾锦被,也抵不住五更之寒。俗话说:冬冷不算冷,春冷透骨寒。但是,那应该说的是初春。而暮春了,应该是温暖才对。所以,“五更寒”不是身寒,而是心寒。一国之主变成阶下囚了,怎么能不心寒哉!接下来反过来说梦中情形。在梦中,又做起了皇帝梦,也许正在骄横地指使哪位大臣去做什么,或者正在和妃嫔嬉戏玩耍。但这只能得到片时的享受,心何不甘!

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第4张图片-非凡网

下阙写白天、写现实。为什么“独自莫凭栏”?因为,一个被俘的帝王,当他登高望远之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无限江山”。那么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被人夺去了,登高望眺之时,不知道是何等的心痛!“别时容易见时难”,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在谈到离别之情时的一句平常之语了。其实,别时就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已经由不得自己了。那么别后想相见呢?当然更难了。龙一旦离开大海,你纵有千般本事,也用不上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个“春去也”和上阙的“春意阑珊”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国已经不国,皇帝也已经不再是皇帝,一切都成为过去式。就像东流的江水、凋残的红花,都随着春天归去。比起过去,简直以前象在天上,今日象在人问。他们是当惯了皇帝,来到人间就过不去了。我们本来就在人间,我们不是好好的吗?

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第5张图片-非凡网

据说,李煜填此词后不久就去世了,可见其悲深矣!那是封建社会部分人的思维。若拿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来说话,国家本来就应该统一,在宋以前就有秦汉隋唐四个统一的时期。如果遇到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岀来统一天下,你不如主动归顺,还是大功一件呢!比如现在,如果蔡英文不那么不识时务,主动与大陆成为一统天下,那中国人民是不是不会忘记她的功劳呢?

我们再来说另外一个意思:你李煜填词是填得好。但是,你只有填词的本事,你没有治国的本事。如果你能象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那样,诗词写得好,治国方略更是前无古人的话,不用赵匡胤来统一你,你也可以去统一赵匡胤呀!

李煜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你读到什么?-第6张图片-非凡网

说着说着,又想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是有史以来最多才多艺的、能力魅力最岀众的伟大领袖!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浪淘沙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