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张九龄为人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更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盛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每逢宰相推荐人才,唐玄宗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在当时被称为“贤相”,故深为后世人所崇敬。
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他的诗多是应制之作,但也有一些赠答、写景、抒情的诗篇,辞藻清丽、感情真挚。张九龄晚年遭谗言被贬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风格转向朴实而且遒劲,寄兴讽喻,与陈子昂的《感遇》诗颇为相近,《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
九龄的五言古诗,用素练质朴的语言,寄予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有突出贡献。张九龄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清朝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陈子昂、张九龄“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标签: 张九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