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什么意思?

非凡网 96 0

  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称为 谥号。据记载,西周始有谥号,秦始皇废除,西汉又恢复。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 致分为三类,属于表扬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如“经纬天地曰 文”、“威强睿德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属于贬义的有炀、厉、 灵、幽等,如“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日厉”等;属于表同情的有哀、怀、愁、悼 等,如“恭仁短折曰哀”。

  谥号不独立使用,或与庙号结合,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谥号,按理应该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但在实际上,出于统治者的 需要选用的谥号,往往与事实不符,甚至是完全虚伪的。战国时期以前,周王谥号均为一个字,战国时才出现两个字的谥号,如“周贞 定王”、“周威烈王”的“贞定”、“威烈”等。

  后世皇帝,绝大多数用一个字为谥号。对死去的大臣、贵族、贵妇等,朝廷给予谥号的叫公谥,如“忠武侯”(诸葛亮)、 “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孝庄皇太后”(康熙的祖母)等。其他形 式给予的是私谥,如陶渊明死后,颜延年谥其为“靖节徵士”;宋张载死后,其门人 谥其为“明诚夫子”。

标签: 范仲淹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