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点点,“文”作为对大臣的谥号一般都是对文官,“文正”这个谥号是对文官的最高评价,“文忠”次之,历史上,被封为“文忠”的有欧阳修,苏东坡,李鸿章等人。被封为“文正”的有范仲淹,曾国藩等。
参考:
“另外谥号是有等级的,以下供参考:
【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这样一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众多的?号之中,【文正】居於首位,难怪明清时代的朝臣诸公要为谋取这一荣誉大动心思。
例晚清重臣张之洞,自恃功冠群僚,当他得之曾国藩死后获?【文正】大感不平,愤愤然道:「如涤生(曾国藩字涤生)者,也能?【文正】,那我又该得?如何?」可怜他那料得到自己身后,竟然仅得?【文襄】,不但远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鸿章的【文忠】还低了十多级。
标签: 范仲淹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