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当过最大的官是参知政事,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所以,称他为“北宋名相”,不是很准确。
范仲淹一生被贬黜多回,有三次贬得比较厉害。原因主要是,得罪了当权者。第一次,得罪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刘想当武则天,让儿子宋仁宗和大臣一起北面朝拜他,结果被范仲淹等人上书阻止了。然而,刘当时权倾朝野,找个借口把范仲淹贬到地方去了。
第二次,得罪的是宋仁宗,或者说违逆了宋仁宗的意思。宋仁宗亲政后,开始清理刘太后的影响,包括刘给他选的皇后,他想把皇后废了,另立贵妃为后。范仲淹等人上书,说历来太平无事而废后的,都是昏君,坚决不同意,结果,又被贬了。
第三次,得罪的是当朝宰相吕夷简等人。范仲淹与欧阳修、韩琦、富弼、余靖、尹洙等一大批改革派,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可是,因为他们改革的幅度大、范围广,很激进,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另外一些人,则是觉得改革用力过猛了,可能会把国家弄乱,也起而反对。作为改革的领袖,范仲淹又被贬了。
另外,需要强调几点:1.范仲淹虽然没有当过正宰相,但是因为他能力强、声望大,实际影响力,要比很多宰相都大。2.宋人比较文明,很照顾大臣的体面,就算是被贬斥,一般只是找个借口,比如说身体不好,需要调养,或者爹妈老了,需要尽孝,或者说劳累多年,皇帝想让休息下,等等。很少把贬斥的直接和最重要原因抖出来,真要是抖出来,说明问题比较严重,已经到了撕破脸皮的地步。3.范仲淹多次被贬,都是因为公事,国家大事,从来不是因为个人私利和者个人品质问题。所以,无论哪次被贬,他的名声都还很好,甚至更大了,追随他的人很多。有几次被贬时,有些志同道合比如欧阳修等人,站出来跟皇帝说,我跟范仲淹政见相同,你既然把他贬走了,也把我贬走吧。然后,皇帝真的把他们贬出去了。4.范仲淹人格魅力非常之大。他是胸怀天下、勇于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范,对宋代士大夫和文人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来的司马光和苏轼苏辙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都受他的影响。以上。
喜爱唐宋文史,想阅读答主的更多文章,请关注头条号:风雅人文观察。
标签: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