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资鉴]大唐傲骨最风流(首页推荐)

非凡网 25 0

  一点说明:此乃系列之二,之一《没有他,司马迁写不出〈史记〉来》发在关天的另一个栏目里,包括《卷首语·华夏有魂是高贵》,初到此地,希望拍砖,练练臂力,都弄一个好身体。如果版主帮着把那个帖子移到这里来,不胜感激。

  华夏有魂是高贵系列之:

   大唐傲骨最风流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一首马诗,不管这马多么骨瘦如柴,拿一块砖头石头甚至提起一把锤子敲击它嶙峋凸凹的骨头,都能发出黄铜的铮铮声响来,也许这就是那位雅号为诗鬼的青年诗人对大唐傲骨的最佳描述。那个辉煌时代愈久愈光芒闪闪的内涵,那一群群昂然前行的男男女女意气风发的诱人风采,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滔天权势不可折的凛凛浩气,都从那耸立的马骨上流淌、飘荡出来,历久而弥香。这里面,我们既能看到诗仙一夜飞渡镜湖月的飘渺悠扬,又能看到诗圣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沉重叹息,我们既可以看到一封朝奏九重天的忧心如焚,又可以看到天寒白屋贫的菩萨心肠。这就是大唐的傲骨?是的。这就是最风流之处?不是。这种高贵,哪个时代都有,绝不是仅仅大唐盛世的独家财富,不管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幸福在盛世的辉煌之中还是挣扎在屠刀灾难之下,这种高贵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民族,因为,没有这一点,我们这个民族早就完了,哪有今天?也许有的时候那些只有有脊梁的人才有的一点点高贵,被践踏、被鄙视、被蹂躏,悄悄地无声无息地躲藏在角落里、隐蔽在心灵深处,但却从来不会因为愚昧和权势的一时猖獗而魂飞魄散,一有时机,就大放异彩。

  一般的说法是,诗鬼李贺的这首诗起句平平:此马非凡马,读起来,甚至连点诗味也念不出来,本人却觉得把这一句和整个时代连接起来,似乎能够体味出另一种机锋,第二句“房星本是星”,表面上看,简直就是一句十足的废话,等于说馒头就是馒头,和第一句完全重复,了无新意,但请看《晋书·天文志》中的这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玄机原来深深掩藏,王者的明与暗、国家的治与乱,竟在马的肥瘦里。马非凡马,为什么瘦骨嶙峋?马骨钢硬,有经天纬地、追日赶月之能,为什么不能膘肥体壮驰骋奔腾?“房星明,则王者明”,因为王者不明,才房星不明,那马骨,只好敲着玩儿了。看来,这个诗鬼,非但不见其凶恶丑陋,倒是古灵精怪,出人意表,仙踪鬼影之中,稍不留意,我们就和一个智者失之交臂了。

  说句实在话,有的时候,高贵什么的,还真的上不了台面,甚至跟无赖蛮不讲理差不多,这要从大唐皇帝李世民一次对一个地方小官吏大耍无赖说起。这个小官吏应该是一位认真负责、慷慨敢言的人物,还有幸见到了他的帝王李世民。原因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受到十分器重的臣工下乡考察工作的时候,不按朝廷的规定办事,老让下面给他弄鸡吃,他说他喜欢吃鸡。他从皇帝身边来,各级地方官僚,谁会因为一只鸡得罪这钦差大臣呀?吃就吃吧,反正钱是皇帝的,公款吃喝,也不让他自己掏腰包,总不能因为不让钦差大臣吃鸡,让他回去打小报告,把自己的乌纱帽给撸了去吧?当时,全天下都知道李世民一天不见到自己的这个臣子都心神不宁,这钦差大臣要是找个什么毛病吹一阵阴风,那乌纱帽跟脑袋一起给撸下来,那就真的不合算到家了,谁敢去老虎鼻子下面捋那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呀。

  但这个小官吏却不这么思量,他看到的是朝廷的规定,是公正、廉洁和遵纪守法,钦差大臣怎么了?难道钦差大臣就可以突破规定,跟下面要鸡吃?如果大家都来破坏规定,那党纪国法不是就同虚设了吗?他一定是想了很久,掂量了很久,于是,状就告到了李世民董事长跟前,还幸运地见到了自己的董事长。完全可以相信,这小官僚在见到皇帝的时候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能受到最高领导的亲自接见,说明领导的无比重视,自己有根有据,危害看来是几乎为零,而从此平步青云,那就不是指日可待而是瞬息可待了。

  9待续)

标签: 马诗 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