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字句的“千古第一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十四转金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妙笔永生境的好句:)
这句至少获得14位文人的认可,除开李贺之外,还被13位文人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学作品里,至少载
入14本书籍,文运之气极度强盛,是华夏文学史上文气最强的7字句,是7字句中的“千古第一句”,
4字句的千古第一句是老子李耳的“天长地久”,5字句的并列“千古第一句”是诗佛王维的“山色有无中”及诗神苏轼的“千里共婵娟”。
这四句的共同特点是,用普通话来读,契合四声喜全递。意境第一,声律之美第二,两全齐美,可更上一层楼。这四句是内涵好+发音好的完美典范。忽略轻声,1代表1声,2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天若有情天亦老1432143=1432+4321+3214+2143,基于今音来读,一个句子,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四声喜全递,将四声之美充分释放,念起来最为声动。
基于普通话的四种声调,忽略轻声,7字句累计有16384种声调结构,其中只有24种契合四声喜全递,
符合这个发音规律且内涵好的佳句更是稀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文化传承:
1、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2、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
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刚出,惊动四座。此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3、天若有情天亦老(宋.万俟咏.《忆秦娥》)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4、天若有情天亦老(宋.孙洙.《河满子》)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5、天若有情天亦老(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6、天若有情天亦老(宋.贺铸.《行路难/梅花引》)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7、天若有情天亦老(金末元初.段成己)《木兰花 其一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
佳时苦恨欢悰少。镜里衰颜难再好。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8、天若有情天亦老(金末元初.元好问.《蝶恋花》)
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9、天若有情天亦老(【双调】寿阳曲_酒可红双颊)(元初张弘范)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对樽前尽可开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10、天若有情天亦老(明.孙蕡.《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
11、天若有情天亦老《金缕曲 为藏山题画》(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绝唱酬希听。我非鱼、子犹非我,会心谁胜。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
12、天若有情天亦老《玉楼春 其十》(清末民国初.程颂万)
花开未老人年少。顷刻光阴都过了。坐来虽近远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13、天若有情天亦老(近现代.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4、天若有情天亦老《题沈本千西湖长春图卷》(近现代.施蛰存)
从今不老即年轻,正须妙达南华旨。天若有情天亦老,长春请用无情始。
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
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刚出,惊动四座。此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欢迎联友对出更好的对句:)
标签: 李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