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骆宾王,估计全中国的知名度应该不低。你若是一脸懵圈,给你看一首诗就会明白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一首《咏鹅》令骆宾王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小屁孩即兴而作的诗歌吗?连县太爷都对骆宾王刮目相看,把骆宾王的诗刻在衙门的墙壁上。潜台词是:我们县出了神童!
作为初唐四杰的领军人物,骆宾王文采飞扬,妙笔生花,令后世人感慨不已。
骆宾王塑像
真正令骆宾王名震天下的是他那篇惊世大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据说,武则天看了这篇千古雄文后大加赞赏,不禁感叹道:宰相安德失此人!
骆宾王满腹经纶,一生却过的磕磕绊绊。从基层小吏做起,最终也不过是个御史。
令骆宾王名震天下的,是他那一篇千古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公元683年,唐高宗驾鹤西去,临死前立李显为帝。在高宗族去世之前,武则天代替高宗把持朝政多年,武则天怎么舍得让出权力?权力就像春药,一旦上瘾,就会欲罢不能。武则天也一样,同样受不了权力的诱惑。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武则天大肆诛杀朝臣,引起了骆宾王的强烈不满。骆宾王联合掌握兵权的徐敬业,讨伐武则天。
骆宾王大笔一挥刷刷刷,写出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一篇千古雄文。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
“一抔之土未干,三尺之孤何托。”
“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阅后,对此文大加赞赏,骂的好!骆宾王有宰相之才呀!可惜不能为我武则天所用,好可惜。
徐敬业失败被杀,骆宾王的命运后来是怎么样的呢?
按照武则天的行事风格,没有理由放过骆宾王,这小子太可恨了!简直是字字扎心,让武则天在天下人面前颜面尽失。这样的人还留在世上做什么?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说,骆宾王和徐敬业被杀害。《旧唐书》和司马光的观点一致。而《新唐书》却说:骆宾王溜之大吉,老骆跑了!
据说,李显终于等到武则天蹬腿,忽然想起骆宾王,他认为:骆宾王能够不畏强暴,为自己仗义执言,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应该加以表彰。大唐皇帝下令,搜集骆宾王的大作,并汇集成册,命令四处查找骆宾王的下落。却一直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皇帝大为失望,随着线索的越来越多,人们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推断,一致认为:骆宾王藏起来了。
《新唐书》和《旧唐书》对于骆宾王的生死,做了截然相反的描述,我们到底该听谁的?
或许宋之问的经历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
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月下,有感而发: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吟完两句后,宋大才子卡壳了!
宋之问沉默不语,苦苦思索而不能得。正在宋之问卡壳之际,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循声望去,见一老僧笑盈盈地站在自己的身后。二人一见如故,吟诗作对,彻夜长谈。后来宋先生得知老和尚原来就是骆宾王,再回来找时,骆宾王已经不知所踪。
在骆宾王家的族谱上说:骆宾王出逃后在江苏南通一带躲藏,后来死在南通,享年70。
标签: 骆宾王 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