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时代—— 谈谈杜崇斌的长篇儿童小说《追梦少年》(转载)

非凡网 74 0

  追梦的时代—— 谈谈杜崇斌的长篇儿童小说《追梦少年》

  作者:张天乐

  在这个炎热的盛夏,冷静地坐下来,阅读长篇小说《追梦少年》的确是种趣事。这是一本精美的长篇儿童小说,作者是陕西作家杜崇斌先生。

  单就这雅致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其实,追梦的不仅仅是书中的少年,还有精心写书的作者,也有阅读欲望强烈的读者。我们的领导人说,我们都是追梦人。是的,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刻,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人生就是一场追梦的历程。当今,就是一个全民追梦的美好时代。

  这部小说,尚在创作阶段,我就借阅过部分的手稿,印象中就是叙述一群孩子的故事。然而,当我打开这本成品的新书,简直用“惊喜”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心情,犹如满面春风一般轻拂而来,更似涓涓山溪潺潺流淌,滋润着自己的心田。那种美妙之感,自不必说。读后,掩卷回味,急于盛赞,真是别有一番感悟在心头,确有八点想法成念头。

  思维的更新。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童话书就是儿童的书,与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先前,我也是一直这么想的。但是阅读这本儿童小说《追梦少年》之后,让我思维定势得到了更新。原来写孩子题材的书,不仅仅是供孩子们阅读的书,每个人都有阅读的必要,很多人还是很有兴趣的。这种读书观念的颠覆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初拿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先是推荐给读小学的孩子课外阅读,在他兴趣不大的时候,我就念给他听,没有想到,我比他的兴趣大多了。下班回来,就要多看几页的,我不在家时,孩子才有机会去阅读。这本小说,就是在我们父子两人争相翻阅之中,对情节研讨争执之中以及相互扮演角色之中,完成了阅读的历程,也重温和徜徉了少年的追梦之旅。

  童真的趣味。这部小说里,充满了天真浪漫的故事情节,还有许多书中人物体现出的童真童趣。无论是主人公阿宇遇到的无字天书和破译幸运页码,还是电梯奇遇里想飞起来等等这一系列充满趣味的梦幻故事,弥漫着玄幻特色的思绪,完全符合少儿时代的梦想。能够贴近孩子的生活,洞悉孩子的心灵,正是小说《追梦少年》的内容特色。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一次一次的美好想象,一场一场的童真趣味,已到中年的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也是富有天真的想象的,美好的期盼,丰富的游戏,只是历史条件的限制,趣味也是十分的朴素,梦想也是十分的简单,回望眼下,那时候的很多科幻已成当今的现实。这本小说正是以目前的现实为基础,展开的故事情节,所以必然吸引广大少儿的兴趣,玩味和感悟自我的童真。

  古诗的韵味。在《追梦少年》这本儿童读物中,有大量的传统经典古诗文镶嵌在小说的很多章节里,使全书富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内涵文雅,甚显高雅。比如在穿越唐诗峡的故事里,一群同学们用唐诗来对话,将李白、杜甫、王勃、骆宾王、白居易、李商隐、王之涣、柳宗元等众位大诗人的经典名句巧妙地贯穿起来,简直就是灿烂古典文化的展示长廊,给书中人物的启迪,也给少年读者以启迪。在小说中,还有对诸葛亮《诫子书》的诠释,运用书中人物的口吻,对这篇富有哲理的古典名言,逐句探索,向读者介绍,彰显出古典文化对当代现实的正能量。在《去见诸葛亮》和《拜访诗圣》等章节中,作者设计出合情合理的情景,穿越时空,让当代孩子与古代贤达对话,让现实与历史对话。古代人物的出场,完全符合历史的原貌,这就说明作者在古典诗文及历史人物研究方面,颇具深厚的功底。

  文学的引领。在阅读《追梦少年》的时候,隐约之中,总会感到文学美的感召力,在引领情节的同时,引领着读者的文学兴趣,潜意识之下,这本小说也在培养读者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学的向往与兴致。但是这种培养没有一句直白的说教,而是隐含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比如在《报纸》这一节中,作者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这是构思完整极为优美的获奖文学作品;在《“小荷”文学社》里就是一系列极富文学内涵的话题;在《诗歌朗诵会》中展现出优雅的现代诗歌,这是文学的盛宴。还有少儿诗歌赛、原创故事、创作《黑龙河》、《焦儿姑娘》、红叶的诗意、郝爸爸的博文、品茗读诗等等章节,在每一个情节中都渗透着文学的情趣,体现出文学的感染力。这正是这部小说的里文化魅力之所在了。

  现实的校园。这部小说借用了丰富想象,引入了玄幻色彩,但不是充满科幻的虚化写作,而是依托现实,紧扣当今少年的生活环境,体现出校园写真的创作主线。书中孩子们正是上学的年龄,所以学校就是他们的活动场景,也是小说的着笔之处。比如开篇的绿茵场,正是当前所有校园所常见的;比如课堂提问,正是所有学生所经常遇到的;比如图书馆,也是学生们经常会去的;再比如音乐课、暑假里、红领巾、补习班、数学题、足球赛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学生们的故事,都是与学校相关的故事。这一系列的故事都是现实的校园里所能见到的、每天都在发生的,都是少年朋友们所想读到的。这样的描述和故事展开,对于年轻读者来说,必然的具有熟悉感、亲切感、体会感。必然会与自身校园生活,相联系、相对比、相映照。

  少年的心态。《追梦少年》不是自传体形式作品,不是某个少年的自我独白,作家是过来的中年人,倾力打造的少年读物,难度最大的就是把握当代少年的心态。作者准确地做到了这一步,那是基于他多次走访校园,反复接近儿童,并将初稿读给孩子们来征集意见等方式,掌握那个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爱好,终于真实反映出现实学生的心态。作者的更多笔触是在阳光正面,但也不拘泥于这一面,将当今少年成长中烦恼和困惑也有所提及,比如以自我为中心、懒惰、崇拜明星等问题,描写出当代独生子女性格中的弱点与缺陷,就是带有明显的批判意味。另外说到的孩子们喜欢过生日、喜欢小动物、喜欢猜谜语、喜欢去冒险、喜欢去幻想等等,正是作者对少年儿童心态的把脉准确,才有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盎然。梦幻色彩的多次介入,更加迎合了孩子们善于幻想的不成熟心态,读后必是津津乐道,记忆悠远。

  诗化的文字。这部小说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语言文字的唯美化,这种文学化的表现特色实属罕见。我们在书中看到的,首先是一段一段优美的文字,诗意般的意境,极强的现场感。如果将那些字词句段单独拿出来欣赏,也不失是心灵的慰藉。比如首页的首句: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花香,阳光明媚……还有后边的:一颗星星,在夏夜的银河里闪烁,就像一只迷茫的无助的眼睛……一朵花,开在原野上,开在万千朵花之中,等着一只前世的蝴蝶来探访……天空是那么蓝,几朵白云飘浮在天空……等等,这些外景的描写,正是美文的展现。除过诗化的描写,还有诗化的叙事,几句话,几个字,简洁明快,就将故事讲述得一清二楚,读者一看则一目了然,这是小说《追梦少年》的基本语言风格,没有赘述,没有大篇幅说理,只有简单明白的文字,就构成了内涵丰富的故事情节,这是作家的一种写作技巧了。

  简短的章节。整体来看,小说《追梦少年》谋篇结构的巧妙也是其优势之所在。全书16万字,分成了81个章节,每节平均不足2000字,正是一篇千字散文的长度,这种简短式、段落式、分散式的情节编排,利于阅读,尤其是利于少年儿童的阅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少年儿童能集中精力阅读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将本书一两个章节看完,正好需要一段休息的时间。这部小说在创作中的段章节布局,正是考虑到孩子的阅读惯性,真是煞费苦心了。这种小说的结构模式,与作者之前屡次获奖的名作《大儒张载》相比,风格迥然不同,那部书中具有历史的厚重感,需要长镜头的讲述,需要大篇幅的叙事。在词语运用和宏大气度方面亦有区别的,这就是内容决定了形式,受众决定了书写。

  总体而言,这部《追梦少年》是作家杜崇斌先生转型后的又一部力作。从历史小说到儿童小说,这种跨界的力度是够大的,那么,难度也会是够大的。我们通过这部新的作品,完美地看到了是“成功”两个字,一是作品的成功,二是转型的成功。但在成功的背后,也可以想象到作者的辛苦,作者的执着,作者虔诚,那是构思中的辛苦,那是对写作的执着,那是对文学的虔诚。作家杜崇斌先生的文学梦是无限的,在不断地突破自我中构想新的梦想,然后为新的梦想继续奋斗。在这个追梦的时代,我们真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更要向他祝贺,向他祝福,向他祝愿:一步一步砥砺奋进,一步一步取得成果,一步一步奔向远方。

  作者简介:张天乐,西安周至人,作家,诗人,法治评论员。

标签: 骆宾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