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民间美食盐齑豆瓣汤与骆宾王的渊源 (转载)

非凡网 25 0

  沙地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吃盐齑汤,脚骨郎里酥汪汪”。

  传说,沙地人爱喝的鲜美盐齑汤,源于唐代诗人骆宾王。唐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因反对武则天,从扬州逃遁至沙地吕四白水荡。为渡过难关,骆宾王就将生长于沙滩的野菜摊晒拌盐,装于坛中,制成盐齑。平时就用盐齑和海鲜烧汤,其鲜胜过“陆海八珍”。骆宾王还喜欢用盐齑和米做羹,自谓“百岁羹”,笑言“清清盐荠汤,美味百岁羹”。后来,武则天称帝,骆宾王自感处境艰难,便在吕四海神庙削发为僧。一日,长老询问骆宾王,你见多识广,可晓得世间食物哪一种味道最美?骆宾王笑而应之:“物无定味,合口者珍。弟子以为盐齑之汤于我为最美!”长老开始还不以为然,待骆宾王下厨用盐齑和豆瓣做出汤来一尝,立即心服口服。从此,善男信女来海神庙烧香吃斋,长老总用盐齑豆瓣汤招待。于是,盐齑豆瓣汤就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沙地一种独具魅力的美味佳肴。

标签: 骆宾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