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书信的骆宾王

非凡网 52 0

  苏州相门那里,有好几组塑像。其中一组是,一人在桌旁作书写状,横头另一人坐那儿。据老苏州说,这是旧时一种职业,代写书信,往往可由拆字先生兼做,有人来拆字问事就拆字,没人拆字,也可作代书。因为过去不识字的人不少,所以这种职业也是有市场可糊口的。当年(文革)下放苏北的农村,我也被请代写过书信(不过不是职业,是帮忙性质,尽义务的)。发现苏北人写信给亲友,最后都要让写上一句“宝宝养得阿好玩”,作为很重要的问候语。

  近读唐诗,发现初唐诗人骆宾王,他也做过代写书信的活,集中有两首诗《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代郭氏答卢照邻》。都很长的,看内容,就是诗体的代写的书信。

  女道士和男道士,看上去是情人关系,诗中回忆说”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可是后来不行了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分念娇莺一种啼,生憎燕子千般语。“这京兆画眉”和“成都 骋驺”都是常用的典故。正好两个对立的极端。从此只有去信没有来书了。以下都是代女道士写的自语。最后还是

  “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这首诗好像也并无争取破镜重圆的决心,赠李荣只是揭露他吧。或许所谓的“代”,也只是诗人自己委托自己去代,而不一定是真有女道士的委托书的。那另一首代郭氏,诗题前还有“艳情”二字,则更见这“代”字的不可靠,更像是借题发挥了(卢照邻也是当时大诗人,骆宾王的朋友)。

  后是代写书信的未可就把骆宾王当做这行业的开山祖师的。要引为同道,也只是取其形似而已(现在做这一行的人也很少了,年轻人和孩子都不知道那塑像是什么,只有老苏州才懂得了)

标签: 骆宾王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