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洞见原创,尊重知识、尊重版权,转载请私信联系授权。
欢迎各位读者转发、点赞、分享
作者:洞见Neo
哪个时代都不缺犬儒,像战士一样的文人,永远是稀有而高贵的。
01
公元626年。
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事变刚刚结束。
这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但是对老百姓来说无关痛痒。
这些年来改朝换代的事情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只要别打扰到他们的小日子就好。
比起谁当皇帝,男女老少们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八卦:
《7岁神童作10W+爆文,背后的秘密是……》
《天才是怎样诞生的?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做到这一点,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神童》
如果大唐有微信公众号的话,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标题。
那年,远在江南偏远山村的浙江义乌出名了,当然不是因为“小商品批发市场”,而是神童诞生在这里。
他的名字叫骆宾王。
事情很简单。
中国人嘛,尤其是娱乐生活比较单调的时代。茶余饭后,大人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比孩子”。
张三说,我家孩子会认字。
李四说,我家孩子会画画。
老骆说,我家孙子会作诗。
得了吧,你家那娃刚刚7岁,字都没认全,你就可劲吹吧。
有本事让他现场来一首。
看到大家起哄,老骆一阵心虚。
自己孙子聪明老骆知道,可到底能不能现场作诗,老骆还真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只好硬着头皮把在溪边玩闹的孙子叫到身边。
于是,那篇10W+爆文《咏鹅》诞生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凭借这首诗,骆宾王一举压倒王勃,登顶大唐神童排行榜。
7岁的小男孩站在人群中间,毫不起眼,但是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昂首挺胸的小不点,有朝一日会震撼一个时代。
曲项向天歌——
从这一刻开始,骆宾王以一个顽童的姿态闯进了历史,他抬起头,就再也没有低下。
02
骆宾王,字观光。
这个名字取自《周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意思是说,我以后要做“王者之宾,国家栋梁”。
口气不小,但是骆宾王的才华绝对配得上这四个字。
所以,22岁那年,骆宾王自信满满地赴京赶考。
有人说,在唐朝没有什么事是一首诗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首。
说白了,如果你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那么恭喜你,你的进身之路就多了一张“入场券”。
如果不出意外,骆宾王这一次的长安之行正常发挥就好。
但是,他落榜了。
原来唐朝科举有一个潜规则——行卷。
也就是说唐朝科举成败,很大程度决定于考生是否会“走后门”。
光有才华不行,你上面还得有人。
考试前后,别人忙里忙外搞“暗箱操作”,他却不屑一顾,优哉游哉地逛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景点。
后来,十分看好他的道王李元庆,让他写一封自荐信,要帮忙举荐。
但是,你看他是怎么回人家的:
“若乃脂韦其迹,乾没其心,说已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要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节,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之为荣乎!”
这不是歪门邪道吗?我骆宾王出人头地凭的是真本事,绝不做关系户。
最后还力透纸背地写下五个字:“不奉令,谨状。”
得,他倒是骂得爽了,但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你嫌我们这条船脏是吧?那就滚蛋去吧。
此后12年,骆宾王无论在考场上,还是官场上,他都成了那个“最不合群”的人。
即使后来运气好获得了功名,被人像踢皮球似的,在九品以下的小官吏间挣扎了很多年。
不合群的人,高贵在骨子里。
不合群的人,并不是不知道人情世故,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03
大家都知道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四人最初的排名是“骆卢杨王”。
科考失败,公务员这碗饭他吃得不开心,骆宾王就干脆游山玩水,专心致志地搞他的诗文创作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文,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诗友,奠定了他初唐时期“文坛盟主”的地位。
当然,对于排名这件事情,骆宾王肯定不会像杨炯那般介意,说出那句“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搞得自己有多委屈似的。
他真正介意的只有一件事——人品。
骆宾王和卢照邻意气相投,互为知己。
可就是这么一个肝胆相照的铁哥们,当他发现卢照邻竟然辜负了一位苦苦等候他多年的女子时,毫不犹豫地在“朋友圈”里洋洋洒洒发了一篇500多字的长诗,痛斥好友不负责任: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
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
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点赞无数。
卢照邻欲哭无泪地回复道:“老铁,我也很无奈啊。”
骆宾王说的是事实,可卢照邻当时瘫痪在床,想要去和爱人相见,也只能是一个拖累。
不过卢照邻也知道,自己这个好友天生一副侠肝义胆,更难听的话他也不是没听过。
骆宾王曾写过一篇《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的长诗,把那位声名显赫,却始乱终弃的渣男骂了个狗血喷头。
哪个时代都不缺犬儒,像战士一样的文人,永远是稀有而高贵的。
04
如果你说,骆宾王也就动动嘴皮子,还不够资格称为战士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公元668年,骆宾王重回长安,比起唐初时的傲骨铮铮,此时的长安纵然繁华犹在,但是风骨渐去。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这世间歌功颂德人太多,讲道德的人太少;满口仁义的人太多,正人君子太少。
这样的长安,不要也罢。
于是,骆宾王在长安逛了一圈,然后转身跑到了薛仁贵的军营。
吐蕃入侵西域,老子要上前线。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就算马革裹尸,也好过尸位素餐。
薛仁贵征西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战神折戟于大漠,骆宾王也跟着吃了败仗。
不过没关系,老薛不行,骆宾王掉头就钻进了云南的平叛队伍。
反正哪里最危险,他就往哪里去。
他是宁愿战死,也不愿和这个肮脏的世界同流合污。
05
庆幸的是,骆宾王不仅骨头硬,命也硬。
十年后,60岁的骆宾王安然无恙地回到了长安。
因为累计军功,他被提拔到御史台做了侍御史,职责是“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看过《人民的名义》的人都知道,这地位就相当于入了最高检的反贪总局。
好家伙,以骆宾王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以人民的名义”,他还不把天给捅了。
的确,连一手遮天的皇后武则天也没少被他弹劾。
满朝文武,但凡心里有鬼的都恨不得把他一撸到底。
可惜这老头儿,不贪财不好色,还是全天下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一时间还真抓不到他什么小辫子。
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很快便有人罗织了一大堆罪状,将骆宾王送进了监狱。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老头脾气倔得很,在牢里硬是一句软话没有,还写了一篇名传千古的《在狱咏蝉》。
你瞧,骆宾王经历的可比《人民的名义》惊险多了。
岳武穆曾感慨道:“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能做到这样的太少,但是骆宾王做到了。
06
骆宾王以为自己会老死狱中,但运气好碰上大赦天下。
不过长安已经容不下他。
他以为这是自己一生的落幕,谁曾料到等待他的是人生最辉煌的一刻。
他出狱没多久,唐高宗李治就嗝屁了,武则天也彻底卸下了她的伪装。
只要和她对着干的,不是被抓就是被杀。有的人选择了跑路,有的人选择了屈服。
骆宾王在送一个朋友离开时,悲愤地写道: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老头可是上过战场,在朝堂上和武则天正面硬杠过的。
去你的,反了。
于是,我们看见义军的队伍里面,多了一位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
然后就是那篇万古流芳,和《滕王阁序》并称为“绝代双壁”的骈文《讨武曌檄》。
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说真话太难,敢说真话的人太少。
但是骆宾王不仅说了,还做了。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一句诗,可抵十万雄兵。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一声怒吼,让武氏惴惴不安。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带头大哥李敬业实在对不起自己爷爷李勣,也就是传说中那位神级军师徐懋功的赫赫威名。
在天胡开局的情况下,被武则天成功反杀。
一场声势浩大的“讨武运动”,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一场闹剧。
这回骆宾王的运气终于耗尽了,生命在最灿烂的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一名战士倒在战场上,最终也没有遗憾了吧。
越是在一个怀疑的时代,越是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越是需有人去坚持,去坚守内心的声音。
这样的人即便失败了,也会成为天地间一个永不磨灭的符号。
07
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说过骆宾王:
“他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隔着千年的时光,骆宾王若是听到这样的评价,大概只会慨然一笑吧。
在别人眼中他情商低、顽固不化,而他只不过想做最真实的自己罢了。
可惜这个世界有时候偏偏不允许这样的人的存在,最后空负一身傲世天下的才华,也没能遇上对的人。
时也?命也?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300年以后,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高声念起这首《咏鹅》,他们是否也会像当年的那个童子一样,长成一只雄赳赳气昂昂,顶天立地的大白鹅——
“污泥难染其白,恶波难阻其浮,始终高昂着脖颈,向着天空发出嘹亮而振奋的高歌。”
本文由洞见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 骆宾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