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此刻,西元2020年3月5日、农历二月十二,时逢惊蛰,在《礼记·月令》里,是这样描写的: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虫、河鱼、水獭、鸿雁等自然界的精灵先知先觉。
盼春归
然而,还在冰封雪冻的时候,就有人热切期盼着春天。
玄宗开元年间,那时,唐朝还是盛世,有一位不那么著名的诗人王湾,在浪迹吴楚之间、驻足北固山时,写下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的佳句。夜幕还未褪色,沧海之间缓缓升起一轮旭日,在旧的一年还没收尾的时候,春天已经悄悄潜入。
热切期盼春天的,还有一位宋朝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诗人,他叫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爆竹声中的春节,不就是春天来临的最明显历法信号、文化节点、人心转捩吗?
但是,春天真的来了,罢居江宁的王安石并不高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又是一年春来到,我的人生抱负、政治理想、变法大计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吟》),春去还回来,我却一年一年地老了,时不我待。
这太压抑,让我们真正感受一下最纯粹、最烂漫的春天。“二月春风似剪刀”,裁成一个锦绣世界。
春意图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礼记·月记》)。南风徐徐、正当其时,让大家凉快起来、富裕起来。(故宫昭仁殿有一副对联:“风奏南薰调玉轸,霞悬东壁灿瑶图”。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刘墉脱衣办公,被乾隆、和珅恶搞的剧情发生在昭仁殿。)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诗经·凯风》)。南风和煦,吹开了老树上的嫩芽。(白凯南出来走两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桃花盛开,惊艳了人间。(记住,不是“逃之夭夭”。)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之一》)。杜甫的诗,基调是沉郁的,但是这首小品,信手拈来,明快惬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桂花,不仅十月飘香,也有春天开放的,不是有四季桂吗?不必细思,用心体会这春山、春涧中的春意吧。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杏帘在望》)。群鹅在菱荇之间戏水,桑榆之间颉颃翻飞的燕子在梁柱之上筑巢。放眼望去,是一片片翠绿的韭菜、逶迤的稻花。(此时,应该唱起杰伦的《稻香》。)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白居易《春风》)。梅花领路,樱杏桃梨、荠花榆荚联袂接踵而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处处春意盎然。注意,白居易心中最美好的春天,其实多半在杭州、在江南。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杭州春望》)。当柿子成熟,让人赞不绝口、垂涎欲滴的时候,江南的少女开始纺织绫罗绸缎,趁着这梨花正盛的时节,到青旗招摇的坊间酒肆沽酒买醉、及时行乐。(《笑傲江湖》里的祖千秋酷爱梨花酒。)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旭日将岸边的繁花再次着色,红得似火,春天毫不吝啬地用厚重的绿色染绿、染青江水。
爱的变奏曲
春天的斑斓、绚烂、活泼、可爱,往往勾起墨客骚人的情思,当爱情遇上春色,定会上演无数缠绵悱恻。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如桃花的美人,已经无迹可寻,如美人的桃花,依旧笑的天真烂漫。(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总想起张爱玲的短文《爱》,在一个春天的晚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儿穿着月白的衫子,站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对门素未相谈的年轻人走过来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在这篇短文的结尾,是一段催人心肝的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勾起思忆的,难道只能是“春来发几枝”的红豆吗?未必,但是,王维就是要把这份相思寄托在红豆上。并且,这份相思,未必是对异性,因为此诗另题《江上赠李龟年》。没关系,我们就是要任性地把它当情诗。(你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王菲的《红豆》。)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落魄江南的杜牧,暂时消沉在烟花柳巷的春风之中,以致后来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宋朝的浪子秦观,沉浸在柔情似水的一帘幽梦之中。
爱情本来是甜的,却可能变得苦涩、神伤,就像绝情谷的情花。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诗人告诫,不要让爱情像春天的花朵那样恣意蔓延,否则,越是相思,就越是惆怅、越是心碎,李商隐在另一首《无题》里写道:“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一骑绝尘的七绝骑士王昌龄擅长边塞诗,这一首不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样壮怀激烈,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反思战争的残酷。唐朝,不只有强悍的一面,于此可见一斑。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这是多么俏皮活泼的女子?这是多么蚀骨销魂的相思?真正的盛世,用不着横冲直撞、睥睨天下,要让夫妻共枕、阖家团聚。
离情别绪
春天,也是一个别离的季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色青青,留不住这匆匆的春季,也留不住西出阳关的故人。(听一下古曲《阳关三叠》。)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春天会回来,亲爱的朋友,你呢?别情难遣,关上门,我想静一静。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的脚步,从来停不住。别人不断为他践行,他也深情送别友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当远芳晴翠与古道荒城相联,这样的春天是凄凉的。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摘下一束杨柳,聊慰别离之情。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诗》)。相思之情,就像蔓延泛滥的春色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把代表春天的花束寄给朋友。
黍离之悲
春天,也会勾起历史兴替、故国不再的悲思。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在一个花团锦簇的春天,杜甫登上高楼,他极目远眺,想起的不是“神马都是浮云”,而是风云变幻的历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江南的春色,让白乐天魂牵梦绕,也让杜牧沉思。
来了,他来了,迈着沉重的步伐,战战兢兢、形容憔悴,既是落魄君王、更是天才文人,他就是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春风吹醒了他的花月梦,正在无情地撩拨他的悔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春红谢了,堪比人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天会走的,走得急促、匆忙,作为君王的李煜走了,作为文人的李煜也走了,去年的春天,已经成为记忆,作为君王的李煜,成为了历史,作为文人的李煜,也成了历史。
春色难留人易老
我觉得,应该用苏轼的诗结尾。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春色难留、人生易老,所以,春色与人生,都不可辜负、唯有珍惜。
标签: 王昌龄的赠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