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词
一种新兴文体。她具有诗境、词韵、散文心,是古体今用,也是现代白话的一种回归,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升华。古体之晦涩,今体之浅薄,合而去其短取其长,得散词。她不同于古体诗,也不同于现代新诗,区别于散文诗。
长篇散词 汉宫秋月 (昭君记之塞下曲)
(公元前33年,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七 塞下曲
理不清春流 水昨日暗愁 思不尽忧忧 展不开眉头
女儿身将就 出使嫁匈和 绿水荒漠走 不辱使命逅
隐隐难断愁 妾臣烛晃悠 风雨也寒袖 弱病里思旧
几是犹豫候 若难以亲和 罪妾将帛喉 以死谢罪叩
次日雨停骤 长安阡陌都 百姓满不舍 锣鼓静送周
更望那城楼 气息囊中嗅 此般亲切兜 满是故土秋
止不住暗眸 君藏阑珊露 拂袖烟雨楼 形容削残瘦
话语目中流 月近楼台後 妾将抚琴旧 一曲汉宫秋
恰似江水悠 大漠伊将愁 一别十里楼 渐远马蹄後
满是雁啼右 却自贬落投 美人怎急救 却甘死其手
多少悲壮酒 史将载进收 月出潼关走 几险黄河流
更有雁门守 过尽千山陡 数月有余後 终见漠北口
隐见匈民奏 塞下曲亦柔 粗犷大漠狩 跤赛汉汗流
欢庆羊奶酒 毛毯情谊厚 篝火流萤凑 昭君多喜忧
自此多年耨 汉匈团结和 昭君出塞走 多少佳话留
笔者不自休 累中每思旧 渡觅伊人舟 烟雨朦朦瞅......
陈阿 2010 2 1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标签: 塞下曲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