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论文主张尊儒、复古,论学习古人应该

非凡网 41 0

  文章秀句,或自出锦心,或得益援引。春风一盏,歌一声小令;花开一垅,吟一曲长调。以豪放为墨,击节踏歌,穿行江南的石板雨巷;以婉约做笺,琴瑟和鸣,坐拥扬州二十四桥。推杯论盏的笑声里,细品慢嚼的对诗中,唇齿溢满了唐诗宋词袅袅的香气,缓缓沁入肺腑的刹那,也领悟了香艳诗词的“诗庄词媚”之说。《文心雕龙》的理论对唐以后的作家批评家有相当大的影响。陈子昂革新诗歌标举“风骨”“兴寄”,杜甫、白居易论诗重视“比兴”,韩愈论文主张尊儒、复古,论学习古人应该“师其意不师其辞”,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他的理论的启发。清章学诚倡导“战国文体最备”的著名议论,实质上也是继承和发展了他《宗经》等篇的看法。至于刘知几、黄庭坚、胡应麟等著名作家、批评家的一般赞扬,就更难于列举了。

  醉意人生勿需酒,感悟生活慢品茶。在这独坐向秋,用一枚枫叶温暖冬的寒意橱窗里,仔细品味司马迁的《史记》,常常都会动情的吟诵屈原的《离骚》,郭沫若的《女神》,那一刻眼前都会萌动闪电惊雷、火山爆发的景致与能量。漫步花前月下,又会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里寻求理想的幢景,光明的追求……源远流长的文字河,一路清风明月,涓涓流泉,让人向往,摄心夺魄的都会不知不觉的陶醉其中。

  【文字河,承载心声的载体】

  寂寞的文字河,历数千年的自然流泻、绵延不息,总是充盈生命中的感叹与吟哦,悄悄流淌着心中的苦与乐。从没想过,要离开那温情的河水和柔软的冷漠。我知道,无论我在哪里,它总会默默陪伴我的人生,一路清唱,一路幽歌……我的文字,我的河;我的笔砚,我的丝帛……

  研一纸瘦墨,寄一笺心语,于万籁俱寂之际,把脉观色,龙笔走蛇里聆听自己的心跳,浅浅的忧,淡淡的喜……偶尔的情绪,偶尔的伤感,皆源于某一篇文字的涂抹,某一首歌曲的感染,抑或某一种景象的沉溺……一些情绪,一些偶感,凝情为心语,付诸于笔端,便已然将之于岁月的河床上封存,随波逐流,不循来路,不问去向,阅读中用记忆将自己丰腴。

  人生一路走来,回忆却不能原路返回。记忆跳跃式的存在使人不能完整的连贯往昔,又总是在那些最刻骨铭心的瞬间临渊羡鱼,怅然若失,怅然已失……只有在我的文字世界里,我的心才会无尘,一片花海,一汪清泉,一朵流云,一方净土,也只有我的文字,一直陪伴我流浪,陪我地老天荒,姿态依然清朗纯净,还有什么缺憾和惋惜,让我们一起走完余下的时光,一起联手写下如诗如画的未来,生命里有你,我的文字,我不会孤单,也不会害怕夜的黑暗,因为,黑夜过去后就是晨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签: 师说韩愈